第四十一章 宴会(五)第2/3段
整首诗善用赋笔,亦即白描的手法写情。
诗人先不点明主题,开篇用了整整十二句诗,即占全诗三分之二的篇幅,着意描写主人公夜不安席、徒倚彷徨的情态。以丰富的环境拓开一个广阔的描写空间,得以从容落笔,淋漓写情,整个画面情景相生,气氛浓郁非常,实在是难得的好诗。
顿时,场中众人对曹操刮目相看,即便蔡琰,也看得连连点头。
何进道:“孟德文武双全,与本初、潜阳正是少年三杰!”
三人连道不敢。
郭斌道:“诗词虽是小道,然用以陶冶性情、抒发胸意自然是极好的。”
蔡邕听了,饶有兴趣地问道:“哦?诗词是小道,那么什么是大道呢?”
郭斌面容一整,道:“每与本初兄、孟德兄谈及毕生志愿,不过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
郭斌语毕,全场静默,为三人的兴味相投,也为三人的志趣远大所震撼,更对三人如俞伯牙与钟子期般得遇知音而心向往之。
何进高兴地道:“好!三位皆是大汉的栋梁之才,异日必将史书留名。今日之事,也必流传千古!”
他心中暗暗高兴:这三人不是身价丰厚,就是背景很深,异日皇子刘辨登基,必要重用这三个人!若能得此三人相助,天下如何不靖?
三人听了连忙逊谢。
曹操与袁绍,心中只有感谢郭斌的。
本来郭斌一首诗技压全场,拔得头筹,可是他偏偏将曹操与袁绍也拉了出来,也给了他俩露脸的机会。今日得国舅爷何进称赞,“少年三杰”的美名必然会广为流传,这为三人在士人中的声望以及以后在官场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这时,只听蔡琰道:“诸人均有赞咏中秋的诗句,只郭先生尚未作诗哩。”
众人听蔡琰竟然求郭斌赋诗,无不震惊莫名。一时间,眼红、振奋、羡慕、嫉妒、恨,各种目光都向郭斌瞧来。
郭斌顿觉头大如斗,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蔡琰这么公然求诗,等同于将自己架在火上烤,自己这是成为众矢之的了。
可是美女的要求总是很难让人拒绝的,郭斌只有赶鸭子上架,再剽窃一首了。
想到中秋将至,自己重生来到东汉末年已经半年多了,前世的父母肯定会因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心中痛苦不已。
抬头看看干净如洗的夜空中那一轮圆月,郭斌心中突然被无限的乡愁所笼罩,他怀念前世的父母,怀念前世的兄弟姐妹,怀念前世方便舒适的生活方式,怀念前世虽忙碌乃至于浑浑噩噩,却不用因为担心黄巾之乱而整日忧心忡忡。
看着那一轮圆月,郭斌想道:“前世的亲人们啊,我这一世,中秋将要到了,我所看到的这空中的一轮圆月,与你们所看到的还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里,郭斌心中充满了对前世种种的无限追思。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