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生门】(3)选题波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合同都拟好了,就差刘拜大师大笔一挥签个字便生效了。

  出发前一日,刘拜又让助理传过来一项签约要求。而且,非合同条款。

  刘拜长居宝岛,合同是以美金签约的,可此时他的补充要求却是,版权费要以现金交付,并且,美金要全部换成人民币,请甲方代表人肉带往签约地一手交钱一手签字。

  唐青悠被整蒙了,半天没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最后还是跟刘大师打过一轮交道的邹见锋用他的非专业常识给唐青悠圈出了重点:“税的问题吧?”

  唐青悠默了。片刻之后,她交代邹见锋去通知刘拜助理:“事出突然,我们需要点时间准备。”

  事实上,唐青悠需要点时间是真的。但她需要准备的并不是现金,而是思想。

  她需要好好考虑清楚,是否值得为这个项目去做违背自己行为准则的妥协。

  刘拜这个突然要求令唐青悠一整天的吃不好睡不着,在做决定之前,她选择了先向蒋睿报备,她的报备里不包含自己的决定。只是以“如果……那么……”作为阐述标准。

  蒋睿听完,表示理解:“既然交由你操盘,具体业务自然是你说了算。我就不做业务指导了。”挂电话之前,他补充了一句:“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呢。唐老师,舞台剧行业盘子小,事儿都不大。无论如何,咱都是兜得住的。你想怎样,其实都行。”

  说到这一步,已经是天底下最仗义的老板了吧。唐青悠真诚地道谢。

  谢过之后,主意毕竟还是要自己拿的。

  作为一个机构的直接负责人,唐青悠第一次感受到了肩上有千钧重。

  在又一天的彻夜未眠之后,唐青悠终于下了决心,给邹见锋下了通知:“你跟大家说一下,跟刘拜助理那边也交接清楚,这个项目就算了吧。咱们另立选题。”

  “哎,可不是得算了?”邹见锋叹了口气,“你说这个刘拜到底怎么回事?”

  唐青悠心存厚道,纠了邹见锋一下:“说到底毕竟是咱们出尔反尔,没能满足对方的合作要求,你跟刘拜助理那边记得要客气一点,拒绝方式尽量委婉。刘拜毕竟是大师级的,咱们得尊重人家。”

  “啊?悠姐你还不知道?”邹见锋敲了敲手机屏幕,“赶紧的,看看今天的文化版新闻!”

  唐青悠内心充满了疑惑,待翻了一遍当日的文化新闻,看到某家国字头演艺机构与刘拜签约合作《上书》项目的醒目消息,心口都堵住了。报道里,刘拜接受记者提问所答的一条条关于舞台剧项目操作的亮点,哪条不是他们那本策划案里的?

  这可以说是淇奥戏剧中心的年度第一堵心事件无疑了。但唐青悠还要笑着给上上下下打气:“我正想着要怎么拒绝刘拜才合适,这下好了,他主动毁了口头要约,咱们也算是全身而退,挺好的。”

  “还好钱还没砸进去!”邹见锋说了句重磅的安抚众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啊!”

  最后自然是邹见锋的安抚奏了效,大家齐齐收拾心情开始下一个选题的策划。

  这一次,大家学乖了,纷纷向唐青悠提出了花钱在先的要求:“悠姐,还是先把授权定下来再策划吧,免得又做了无用功!”

  唐青悠也心疼大家,不愿让大家的努力一再泡汤,便首先主持了选题会议。

  经过几轮激烈的讨论与投票,余下的选题中,最终胜出的,是王舒的音乐IP《致我自行车上的姑娘》。

  而针对这个选题,最大矛盾点在于,这个选题的舞台剧最优方案应是音乐剧无疑。可国内的音乐剧市场……真是迷一样的精彩啊。

  与音乐剧打过最多交道的董励最有发言权了:“这……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啊!目前国内的音乐剧,我经手的,基本上只有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经典剧目有市场。国内原创的,不说全军覆没吧,成功项目是凤毛麟角。”

  倪焕尔说话比较直:“悠姐,董哥哥说的对,国内的音乐剧市场是个什么鬼样子啊。怎么真的要冒这个险吗?”

  唐青悠自然也是内心一直在摇摆。

  操作《追爱》项目的时候,一来是职务行为,她当时并没有项目层面的实际决定权,二来也算是一场不可言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

  但如今的唐青悠,在淇奥戏剧中心独挑大梁,对演艺行业和文化产业自然是有了更广面的了解和更深层的思考。“前年,国内音乐剧市场总票房是2.4亿,结果呢,单单引进的原版《剧院魅影》两个城市百来场驻演总票房就达到了1.2亿,一个外来剧目占了全国年度总票房半壁江山。”她对大家说,“做原创音乐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致我自行车上的姑娘》在音乐层面上已经是成功作品,加上会有王舒带来的粉丝经济,综合这几个方面来看,启动音乐剧项目我投赞成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