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置酒未央(六)第2/3段
看着下面大臣们对太子和代王的表演有着不尽相同的说法,刘邦此时倒也真想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却也不能问得过于直白,他要是问:朕想换太子了,你们怎么看?那不是显得自己很蠢么,他置太子于何地,不是明摆着想要挑起自己和太子的矛盾么。
清清喉咙,一手向着大臣们挥一挥,示意静下来,身子稍微的往前倾,含笑试探着问,“各位王侯,对太子与代王的表演怎么看?两位皇子谁更有朕的风范?”大臣们皆是左右互推,面面相觑着,谁也不想开口点评,底下乱哄哄的听不清什么所以然。
“萧丞相,你是百官之首,你就先说吧。”一声高亢便将乱哄哄氛围中蹙眉凝思的丞相给叫了出来,刘邦做什么事都要先问过萧何的意见,不知真是尊他为丞相之因还是另有其他。
站在文官之首的萧何闻声儿立刻出班拱手奏道,“臣看来太子和代王……不相上下,都好都好。”萧何此刻十分讨巧的说了句糊涂话,小心的一瞥刘邦,谨慎的回想自己的话是否有错误之处。萧何觉得既然皇帝叫自己先说话,就表明皇帝暗示自己迎合他的心意,但毕竟太子乃一国之本,是国家根基,是未来的继承人,如意却又正得皇帝喜爱,而皇帝把希望寄托在萧何身上,萧何倍感压力之中只能权衡一下,谁也不得罪,只好说了含糊的话。
刘邦听后并未说话,也并未表现出不满或者满意,只是象征性的点点头就让萧何又站回原地。双目一圈一圈的扫视着大殿内的官僚,他希望有个大臣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他要找一个懂自己的,最后将目光锁定在陈平身上,陈平历来任何事都会迎合自己,帮助自己过关。刘邦一看到陈平,脸上起了微笑,明灿灿的,接着萧何的问题叫陈平说说看法。
陈平历来也知道皇帝碰到难事就会询问他的意见,这次也是难事一件,皇帝岂能忘掉这个智多星?刘邦语罢,陈平便抖擞了衣服,不慌不忙的出班,没有半点焦虑不安,反倒心平气和淡定的拱手奏道,“臣愚笨,看不通剑术也无法像太子一样胸怀文墨作赞歌,外行人只得说都好都好。”
刚刚还齐刷刷的仰着脖子聚目光于陈平之身的大臣们,此时听罢陈平之言,皆是唏嘘一片,没想到平日里这个所谓‘智多星’此时也技穷了。大臣们唏嘘之外更多的是一阵带着讥讽似的笑意,陈平却安静如水不卑不亢的站着,没理会大臣们的唏嘘声。
对于皇帝的问话,陈平倒会推脱的打着马虎眼儿,丝毫不卖皇帝的面子。说他不懂剑术说得过去,说他胸无文墨谁相信?自小就熟读黄老文章,经过秦末大起义和四年楚汉战争,陈平六出奇计帮助刘邦解决眼前困难,谁不了解陈平为人?
刘邦见又是个打马虎眼儿的人,心中顿时来气儿,只觉得一股气流直冲脑门儿,却也必须忍着,对陈平倒也没有办法奈他何,只得挥挥手让他回班站着。陈平亦是平静的站回原地,却将目光看向刘邦的背后,原来在他出班之前,他早已看见了龙榻后阁道上的一双凌厉的眼神,就是吕后,她站在刘邦不远处的背后,但是刘邦却不知道。她掩藏在柱子后头,定是将刘邦问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当陈平自己出班时,不巧自己的目光与吕后的目光不期而遇,刹那间吕后的目光犀利却又透着委婉,说不出是什么样的复杂眼神,但是陈平自己很聪明,也和萧何一样,明白两个都不能得罪,于是谁也不帮,皇后有权利,但是现在是戚姬受宠,他权衡的很好。陈平知道即使没有帮太子说好话,吕后也不会怪他们,毕竟他们面对的是将心意完全寄托给大臣们的皇帝。
刘邦顿时拉下脸来,不悦着,咀嚼着嘴巴蹙眉凝思。底下大臣们也不敢高声说话,一个个憋着气小心的站立着。刘邦有些愤懑,见留侯静静的待在闹哄哄的大臣堆儿里,双目看着地面一言不发,刘邦继续含笑侧身而问,“子房看……”
“臣认为今天是置酒未央的饕餮盛宴,该大庆大乐,不是问这些事情的时候,皇上何不与群臣同乐?太子和代王耍的表演本就不是同类,又何来有比较一说?”
不等刘邦问完,留侯爷早已出班话语急切切的回奏,将刘邦将要说的话堵在口中。他也明白此时定有一双锐利的眼睛盯着他们与皇帝的对话,皇帝却步步追问,若是惹怒吕后,皇帝与皇后的关系势必会弄僵,倒时不是皇帝废掉皇后,就是皇后大闹皇宫,还会不折手段的将所有夫人美人以及她们的儿子全都连根拔起,那就不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