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老太妃回府,宫宴第2/4段
转眼,就快到冬至日,宫里会有宴请,晋王府自然是在宴请的行列。
毕竟,萧越可是永平帝的心头宠。
只是,在冬至日前,晋王府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萧越的祖母,晋王府老太妃回府了。
老太妃的命运和护国长公主差不多,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大概因此心灰意冷,老晋王下葬没几天,就去了五台山吃斋念佛,已经多年不回府。
老太妃不喜欢排场,她回来的时候仅仅是三辆马车,几个普通随从打扮的王府回味,若不是城门一上了年纪的小吏认出了老太妃身边的几个护卫,他们这一行怕是不会引起任何注意就进了城。
那小吏看到老太妃的车架进城,立即让人去晋王府报信。
老太妃的马车抵达晋王府正门的时候,顾念和纪太妃已经迎了出来。
老太妃穿着一身没有任何纹饰的藏青色袄裙,两鬓已经有些半百,发髻上只有一对白玉簪,除此之外,通身上下没有其他的首饰。
虽然她的脸上已经有了岁月流下来的痕迹,不过从五官上依稀可以看出来,老太妃当年一定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虽然老太妃的穿着打扮已经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很多高门大户有些脸面的婆子都穿的比她光鲜亮丽,不过,却不会有人把她错认为是仆妇。
这世上有人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自然也有人布衣荆钗也气质不凡,老太妃就是这种人。
老太妃扶住了要上前来给她行礼的纪太妃和顾念,淡声道,
“一家人,不需要讲这些规矩,进去吧。”
她面容冷淡,声音也清淡,并没有多年不见那种热络,激动的态度,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好亲近,不过也不是高高在上可以要给儿媳妇下马威的样子。
纪太妃大概很了解这个婆婆的性情,也没有坚持,老太妃扶住她就顺势起了神,跟着老太妃一起进去了。
顾念跟在两人的身后。
一路上没有人说话,纪太妃亲自送老太妃去了她从前居住的荣安堂,幸好一直都派人打扫过,只要稍微再打理下就可以入住了。
顾念跟在两人的身后,规规矩矩的,没有贸然上去插手,实在是她对老太妃一点也不了解。
曾经她听护国长公主提起过一句,这位老太妃当年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否则不会在老老晋王去世后,撑起晋王府。
纪太妃亲自带着人侍候老太妃换了衣裳,并奉上茶水。
“你就是护国的外孙女?”落座之后,老太妃脸色微凝问道。
顾念上前给纪太妃行了一礼,深深吸了口气,缓缓抬头道,“是。”
老太妃定定地望了顾念一眼,没再说话,而是示意身后站着的一位老嬷嬷递过来一个沉香木的锦匣。
“这是王府历代相传的玉镯子,你拿去。”
匣子应声而开,一枚血玉雕琢而成的镯子静静躺在里面,发出动人心魄的美妙光泽。
纪太妃脸上露出莫名的复杂神色,脸上的不快差点就要绷不住了,长长的指甲攥入手心,她胸口藏着的那股怒气都快要堵到嗓子眼来。
这样的东西不给儿媳妇,却给了孙媳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可是王府相传的信物!
难道,她不是王府的媳妇吗?她不是王府的主人吗?
这么多年,难不成她就是个笑话?
顾念见状,也是心里一突,她不曾料到会这样的,这块玉佩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体面,还有会带来的麻烦,她怎么会不了解?
可是,长者赐,不可辞。
顾念想要不接都不行,她只好硬着头皮恭敬地接过,“谢祖母。”
老太妃刚进家门,就做了这样出其不意的一件事情,让纪太妃愤懑,也让闻讯而来的二夫人和三夫人心里松了口气,幸好自己没有跟着大嫂一起苛待这位王妃。
老太妃回来的恶消息,很快整个晋王府都知道了,同时大家都知道太妃对王妃不错。
纪太妃提议要给老太妃办宴接风洗尘,被老太妃给拒绝了。
顾念心中很是惴惴不安,但面上却仍旧维持着平静神色,等到收到消息从衙门匆匆赶回来的萧越去老太妃那里请安后,夫妻俩回到随远堂后,顾念去处那个匣子,低声问道,“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
萧越拿着那镯子在手上把玩了一下,又套在她的手上,端详了片刻,“这镯子很不错,适合你,以后可以经常戴着。”
顾念瞪大眼睛看着他,“什么意思?”
萧越摸摸她的脑袋,“祖母既然给你了,你就收着吧。”
第二日,顾念起了一大早,老太妃刚刚归家,自然是要去她那里请安的,十二月的京城,虽然雪停了,但天气还是有点阴,偶尔洒点阳光下来,看着也是有气无力的样子。
外面呜呜的风声,卷着雪粒直往人脸上扑来,冷不丁地从衣领那钻到脖子里,恨不能浸到心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