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痴人说梦:后赵立国第1/2段
关于第18章故事简要:汉赵皇帝刘聪病死以后,其子刘粲继位,但其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最终朝政大权落入权臣靳准手中,靳准弑杀皇帝,图谋自立,结果被汉赵大将刘曜和石勒所击败,但二人因靳准投降之事而生嫌隙,汉赵宗室刘曜继承帝位,迁都长安并改国号为赵,石勒遂自称赵天王而自立,史称后赵,两国开始互攻。
这个故事说明了汉朝帝国内部其实非常不稳定,而且作为统治阶级的皇室宗亲内斗不可避免。靳准作为汉赵帝国内部的世家大族是不满意皇室宗亲掌权的,同样对于游牧民族出身的帝王更是更是不愿委身曲附,其发动政变也是一个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皇室宗亲的权势过大,最终其政变未能成功,但是也敲响了汉赵帝国的丧钟。
之前我们说过,石勒其实早就已经有了立国之资,此次借着靳准的政变而出兵,不过是想捞取政治上的好处。借着靳准投降的朝三暮四,与刘曜翻脸只是一个借口。
这则故事还说到了荒淫无度的刘粲蒸母,蒸母就是将父亲的小老婆收归已有,其实这在游牧民族中是常态,但是因为我们汉族先民在礼仪宗法上了先进,所以以此为乱伦之事,因为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在年长的男性死后,其所生的各个儿子将分配家族中的财产,各自迁徙,各自生活,但是其遗孀难以适应草原上的生存环境,所以游牧民族就有迎娶庶母,寡嫂的风俗,也叫收继婚。大家耳熟能效的四大美女的王昭君,嫁到匈奴,就是连续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父子两代人。蒸母是游牧民族的风俗,而当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建国称帝,这种落后的风俗就应该改变了,刘粲此种行为不能简单的说成是游牧民族的风俗,因为匈奴已经南迁百余年了,其汉化程度远比羯族,鲜卑族高很多,刘粲的作为也只能说明其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君,实际上蒸母这种事在南北朝到唐朝的汉族帝王中出现很多次,我认为这应该是游牧文化对我们定居文化的一些影响,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游牧民族的好的风俗习惯被汉族先民们接受,同样,比较落后的风俗习惯也影响着一些汉族先民。到了宋代,这种行为基本消失,主要因为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彻底的为人们确立的伦理道德的标准,这种标准一直影响到今天。
在历史上,比较有命的蒸母事件就是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了,我们就说一说武则天时期的那些事情。
武则天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了。她出身官宦之家,选才女进入唐王朝后宫,被封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众多嫔妃中的一个比较低等级的角色,因为武则天与李世民都是属于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人物。两个人在个性上过于接近反而难以有顺畅的交往,反之,两个人的个性互补却能有彼此交心的倾诉,所以武则天在李世民时期并不是特别受宠。
因为太子李治常常进入后宫,而且性格懦弱,反而与武则天关系融洽密切,彼此之间产生情感,此时李世民已是接近晚年。变得猜忌无度,而且当时民间流传有女主临朝的谶言,所以李世民在去世之后,按照其遗命,将宫中的嫔妃遣散,有很多嫔妃被安置在长安的感业寺中。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便想起来了,当年让他神魂颠倒的武则天,所以将武则天接回宫中重新封为嫔妃,这实际上也是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的,尤其是当武则天备受宠爱,被立为皇后的时候,更有大臣直接指出了李治蒸母的不道德行为。但是因为武则天已经在朝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在其狐朋狗党的支持下,最终还是被立为的皇后。
实际上,你从这段历史中就能够清晰的看到,作为庶族地主阶级的官员,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纲常伦理道德,其实真的是不遗余力的,死谏诤臣在隋唐以后的封建王朝中,常常能够见到。这也就说明了寒门庶族进入统治阶层后,对于封建王朝的维护是竭尽所能的。
武则天成为皇后后,因为唐高宗李治有眼疾,导致双目失明,无法正常处理朝政,所以武则天开始帮助李治理政,因为她非常有政治头脑,也很有才干,所以,唐王朝依然在武则天的手中走向强盛,后世的人们总是在喋喋不休的诉说武则天诛杀了很多宗室大臣,宠爱面首等等一些宫中斗争的事情,似乎在传递着武则天是个青面獠系融洽密切,彼此之间产生情感,此时李世民已是接近晚年。变得猜忌无度,而且当时民间流传有女主临朝的谶言,所以李世民在去世之后,按照其遗命,将宫中的嫔妃遣散,有很多嫔妃被安置在长安的感业寺中。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便想起来了,当年让他神魂颠倒的武则天,所以将武则天接回宫中重新封为嫔妃,这实际上也是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的,尤其是当武则天备受宠爱,被立为皇后的时候,更有大臣直接指出了李治蒸母的不道德行为。但是因为武则天已经在朝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在其狐朋狗党的支持下,最终还是被立为的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