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南燕亡国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实际上,南燕政权的灭亡时间,与后燕政权的灭亡时间基本上一致。所以,把南燕政权看做是鲜卑慕容部基本完成汉化的一次回光返照,还是比较牵强的,不过,南燕政权终究还是比后燕帝国晚灭亡了将尽一年的时间,鲜卑慕容部消失的回光返照还是比较短暂的。由此可见,鲜卑慕容部的汉化还是很急切的,事实上,只要是进入中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因为其本部族的风俗习惯原始,语言文化落后,他们都带有很强烈和急切的汉化愿望的。所以,十六国时期的这些政权存在的时间都比较短暂,一般都维持在三四十年左右的时间,其实这在当时也只是两代人出现的时间。可见,游牧民族对于汉化的渴望。

  当然,南燕政权的存在也仅仅保持了十二年左右的时间,并不比未列入十六国之列的西燕政权的享国时间多上很多,但是南燕政权能够被列入十六国之列,并非只是因为国祚超过十年这样简单,南燕政权当然有它自己存在的特殊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肯定跟南燕政权的主体部族的存在时间应该和后燕帝国的享国时间是一样的有很大关系。说白了,南燕政权就是在中原地区盛极一时的后燕帝国的一部分。而且,这两个政权最终的归宿都是被当时的汉族先民所灭亡的,这也说明了,鲜卑慕容部此时的汉化程度已经非常深了,应该与汉族先民毫无差别了。

  后燕帝国和南燕政权被汉族先民建立的北燕政权和东晋王朝所灭亡,这当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整个民族大融合的背景来看。所有的进入中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必然将被新形成的汉族先民所取代,这是一个历史不可改变的历史方向。十六国时期,任何一个在北方大地上封邦建国的政权其最终的命运都是要走向灭亡,只不过,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后燕帝国和南燕政权的灭亡模式为后面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结束模式。

  只不过,北燕政权取代后燕帝国的和平演变方式更为被广大的汉化的游牧民族和胡化的汉人所接受。所以,这种改朝换代的模式成为了民族大融合血腥期最终结束的模式,而由汉族先民构建的王朝来攻灭汉化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太过残忍和血腥,所以,这种结束模式难以得到汉化的游牧民族和胡化的汉人所认可,所以,没有被作为民族大融合血腥期的结束模式。

  实际上,这种和平演变的模式,正是隋唐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平期的主导方式。这种方式才是整个民族大融合最为重要的,最为先进的融合模式。这种模式甚至也是今天的各个民族关系中的一种融合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所有人都在不断向着同一个追求幸福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奋斗,这就导致了世界上各个民族之间的民族差异越来越小。大家逐渐的都将进入到一种相同的生活模式中,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也是朝着同一方向进行的,所以,世界上各个民族的特性也越来越不明显。我们放眼未来,民族世界化的情景应该会在不远的未来基本实现。到时候,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将是同一民族,我们不会再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来确立种族之分,因为到时候,所有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都是一样的。甚至说现在经济发达,生产生活方式先进的国家已经悄无声息的出现了民族共同化的情景。这种民族共同化的状况还会波及到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因为人们追求先进的幸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共同的目标。

  我们再回过头再看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随着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后燕帝国和南燕政权接连灭亡,鲜卑慕容部也与当时的汉族先民达成了民族共同化的情景,同样这种情景也会波及到十六时期的各个政权,进而导致一个新的族群出现,这个新的族群自然就是在民族大融合之后所形成的新的汉族先民。

  当然在隋唐以后的历史过程中。同样还有其他的游牧民族与形成于十六国时期的汉族先民进行交流和融合,但是这种交流和融合并不是在血腥的战争环境下进行的,而是由和平演变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悄然进行的。所以我们把隋唐以后的民族大融合称之为和平融合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