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十八路诸侯第1/2段
北伐的进展很快,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长江以南几乎全部都在北伐军的掌控之下;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也在这个时候开展着,有了土地的农民有了参与革命的积极性,这样也就极大促进了北伐的进展。
除了进行土地改革外,黄柯还对大力扶植重工业发展,浙江、湖南等地相继开办了技师学校,从国外引进机器和师资资源。
看到南方的战火不断燃烧,也让原本平静的北京城变得不那么平静了。在南方战事的影响下,北京的政局也变的风雨飘摇起来,兼代内阁总理杜锡珪主动辞职,不愿意再蹚浑水,财务总长顾维钧只有兼代。
顾维钧在外交上是一把能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的政局动荡,外交棘手,所以在顾代理的时间里,无论是外交还是内政上都毫无建树。
眼看着北伐军就要打过来了,北京政府眼看着就要被替换,无奈之下北京政府只好电令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阎锡山、张宗昌各个军阀巨头来京早定国是。顾维钧就被摊上了这个会议主持,他自己愿意早些时间辞职,离开这个混乱的政坛。
巨头们虽然平日里打的火热,可眼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共同的利益下让他们不得不的思考着如何进行下一步的选择;无疑,这个时候联合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北京政府的撮合下,军阀们在北京的会晤如期举行了。吴佩孚是亲自从前线赶去北京的,来的时候他还带着满身的硝烟味;对于这次会议,他没有过高的期望,他心里头清楚的很,军阀们都是心怀鬼胎,谁又愿意真正的组织军队去抗击北伐?
现在的局面历史上有无数次惊人的相似,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东汉末年的十八路诸侯联盟、明末农民军的“三十六营”……这些联盟的结果都怎么样?吴佩孚心里头是明明白白,可眼下他唯有抓住这最后的稻草。
孙传芳去的时候更加窘迫,北伐军速度之快已经让他的手里地盘不到三分之一,现在连一场像模像样的大战役他都组织不起来,所以来这次会,说白了他就是要枪要人的。
阎锡山、张宗昌之类的军阀们虽然对北伐没有切身体会,不过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的;南方军现在搞的是土地革命红色政党的那一套,保不齐一年半载就打过来了,到时候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和其他人不同,东北王张作霖这次来却是出乎意料的高兴。他这次来毕竟不单单是一个人,在他的身后,三万多人东北军劲旅已经出关,就在他前脚落在北京城的时候,这样一支混合部队已经在北京城北安营扎寨,准备随时将北京城纳入自己手里。
长江以北最有实力的就是奉系军阀的东北军,这支全部由北方人组成的部队不仅装备精良,并且骁勇善战。靠着东北三省充足的兵源和装备补给,这支部队足可以傲视其他军阀。
这也就是张作霖为什么敢在共商国事的时候,就敢带着一支部队来逼京。
北京的街头依旧热闹,古老的城墙上挂着通红通红的长灯笼,两排青砖瓦的四合院里住着穿着马褂的老爷;府前街上,批短褂的小贩担着扁担沿街叫卖的各种小玩意;茶馆里冒出的阵阵热气,南来北往的老爷们都在这里讨论着鸡毛蒜皮、国内国外的大小事;大小的公园里,提着鸟笼遛弯的老头;抖空竹、放风筝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张作霖不像是其他军阀那么低调,进北京城的时候,他坐的是美国进口的道奇轿车,前前后后都是扛枪骑马的警卫,气势可见一斑。街面上还有吹着哨子拿着警棍的巡捕为他疏导交通,这个架势就是当年的袁大头也难赶上,一路之上,张大帅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就连东交民巷里的洋人们也都探出脑袋前来看看。
张作霖带着兵来,自然让其他的军阀们不高兴,第一天刚到内阁会议室,军阀们就没有到齐。
没有到会场的是吴佩孚,他的理由是旅途劳累、不宜开会;这句话不过是句托词,谁都知道吴佩孚是个直性子,和张作霖也算是老冤家,听说张作霖带兵前来,再加上进城的时候弄出那么个气势来,实在让他看不进眼里去,索性第一天的会上没有去。
少了吴佩孚这样的重要人物,军阀之间商议成立联盟的事情自然就没有办法商议,好在顾维钧善于打圆场,当天把巨头们都安排去听京剧,所以第一天的会也就不了了之的散了。
当天晚上,顾维钧就到了吴佩孚下榻的宾馆。见到吴佩孚的时候,吴佩孚正在桌前摆弄着书法,这个“秀才将军”拿起笔来颇有点拿枪的感觉,一鼓作小事;大小的公园里,提着鸟笼遛弯的老头;抖空竹、放风筝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