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慈大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又据《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说:嵇康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长丈余,著黑衣革带,熟视之。

  乃吹火灭之,曰:“耻与魑魅争光。”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

  投此亭,由来杀人。中散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

  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日:“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手击其头曰:“闻之奏琴,不觉心开神悟,况若暂生。”邀与共论音声之趣,辞甚清辨,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乃弹《广陵散》,便从受之,果悉得。

  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语中散:“相遇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能怅然。”公元262年,时年39岁的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的黑暗统治,被司马氏集团赐死。

  ,临刑前他泰然自若,从哥哥嵇喜手里接过他原来那架爱琴,对着学生亲友和围观的民众,弹了一曲他最钟爱的琴曲--《广陵散》。

  曲终,无限惋惜地说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观者闻之痛哭。

  以后人们往往把再也见不到的美好事物,称之为

  “广陵散”,把它当作

  “绝响《广陵散》的各曲段分别为井里、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与聂政刺杀韩相的整个过程大致相切合。《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记载,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勇士。当时韩国大臣严遂与韩相韩傀产生了仇隙。严仲子花重金试图收买聂政去刺杀侠累。聂政原本为一市井

  “屠狗辈”,因要赡养老母,故拒绝了严仲子的厚礼。后来聂政的母亲离世,聂政在安葬母亲之后,对严仲子说自己本来是市井之徒,而严仲子作为

  “诸侯之卿相”,不远千里,驱车前来以重金邀请。此番礼遇,聂政自然要回报,因此他

  “将为知己者用”,誓死报答严仲子。严仲子说自己的仇人是韩相侠累。

  他一直想请刺客去刺杀侠累。但侠累是韩国国君的叔父,宗族盛多,周围防卫森严,恐不易得手。

  聂政随即答应了严仲子的请求。聂政仗剑只身前往韩国邑都。到了邑都后韩相侠累正在府中。

  侠累虽然有大量侍卫层层保护,但聂政还是如探囊取物般刺杀了侠累。

  《史记》中只用了简略的语言描述了惊心动魄的刺杀场面,

  “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不止,又连杀数十人。

  聂政最后把剑指向了自己,割面,剜眼,剖腹。聂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有人认出自己而连累严仲子。

  后聂政被暴尸于市,可无人认得他。韩国国君以百金悬赏提供线索的人。

  后来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刺客刺杀了韩相而被暴尸街头,就怀疑是自己的弟弟聂政所为,于是聂荣立即动身到韩国去探询究竟。

  聂荣到达聂政的暴尸之处后,认出了自己的弟弟,大哭。聂荣对围观者说:“这是我的弟弟聂政,他受了严仲子重托来刺杀侠累。为了避免株连我,竟然自破面相。我不能连累聂政的声名啊。”然后聂荣哀恸而死。

  根据索隐对《史记》的注解,聂荣显然误会了聂政的意图。聂政这么做的目的是保护严仲子,而聂荣以为是为了避免连累自己。

  但聂荣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

  “以列其名”,以避免聂政成为无名刺客。聂政刺杀侠累应该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政治事件。

  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赞赏聂政

  “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气概,又赞扬聂荣是烈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