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洛神 第八章 好久不见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胡不喜愣愣道:“没想到,这个郑榕还有几分人情味。”

  赵无安点点头,转过身去,装作不经意道:“那个乔溪,对衙役的审问,也是有问必答,并无什么生人勿近的想法。你若是还存着一份心思,不妨去亲自见见她。”

  说完,赵无安就识趣地离去,留胡不喜在原地纠结。也不知当年分开之前,贺阑珊到底跟胡不喜说了什么,反正这些年里胡不喜以一届武夫贱吏起步,逐渐爬到两浙总捕头,虽无正经官职,却也是不得小觑的一方悍吏。胡不喜又不是赵无安这样的居士,多年不娶妻,究竟是在等谁,不言而喻。

  乔溪和贺阑珊如此相似,几乎可以确定就是同一人,但胡不喜却仍在说服自己把她们当做两人。再续前缘,或是苦等一个注定无法等到之人,这种选择,对胡不喜来说,确实艰难得很。

  贺阑珊为何失忆,确实是件怪事。而连环杀人案的动机虽然基本清楚了,却仍然找不到凶手。若是郑榕,依旧说不通,但也没有人有更大的可能性了。

  在衙门里耗了一天,再出门在杭州街道上转转,不知不觉,天已渐暗。赵无安忽然兴起出门,果然见白沙堤宝祐桥上星光点点。杭州不似北地重镇,向来是烟花之地,并无宵禁的习惯,只是晚间进出难免盘查严厉了些。杭州的才子佳人,月夜泛舟或提灯散步,总是一件雅事。

  赵无安信步走上白沙堤,向湖心小岛走去。夜幕深沉,身边不时有提灯女子浅笑扑流萤,湖心亭中,传来袅袅琴声。

  琴音并非流畅,不时断断续续,却是绝妙的停断,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月夜的西子湖畔,营造出一种淡雅意境来。琴声似有催人之意,赵无安愈听愈觉得有趣,不由加快脚步,向湖心亭走去。

  湖心亭中,锦衣女子披发而坐,身前小案,案上一张绿松古琴。赵无安在看到古琴的刹那,眼中微微流露出震惊之色。

  就在赵无安走入湖心亭后不久,锦衣女子一曲作罢,抬眼看向赵无安,像是受惊了一般,吓得往后缩了缩。

  本来并无搭讪心思的赵无安也不愿无故吓到女子,拱手道:“在下只是路过。姑娘琴艺别有巧夺天工之处,恕在下眼拙,这把古琴,好像也来历不凡。”

  见赵武安彬彬有礼,锦衣女子微微收起受惊的神色,仍是戒备有加,解释道:“是河洛司徒家的珍品。”话一说完,又惊觉孤身在外,竟然露了黄白,吓得小脸煞白。

  赵无安无奈笑道:“姑娘请勿多虑,在下只是个居士,并非歹人。何况这里是西子湖心亭,在下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种地方对姑娘不利。”

  即使夜已深了,西子湖畔仍有不少小舟夜游,长堤之上,也有小灯点点。锦衣女子这才放下心来,对赵无安柔柔一笑,俏然道:“小女子姜彩衣,河下应天府人士,前来肖宗主大宴,欲为众宾表演琴乐。”

  赵无安也礼貌回应:“赵无安,淮西路久达寺的居士。”

  姜彩衣好奇道:“一个居士,为何会来杭州。”

  赵无安淡淡道:“云游至此。”

  姜彩衣柔声笑道:“可别被江南风景误了佛心。”

  颇觉这女子说话有趣,赵无安也失笑道:“不曾被江南风景误佛心,到险些被江南女子,误了佛心。”

  姜彩衣俏脸微红。

  赵无安正觉得话说得过了些,准备双掌合十告辞时,身后远远传来一个声音。

  “好你个赵——无——安!”声音大得很,赵无安只觉得半座白沙堤估计都听得见。

  偏偏声音的主人没这个自觉:“还有没有点居士样子!三更半夜,与江湖女子附庸风雅!”

  听了江湖女子四字,赵无安头疼起来,悄悄用余光打量姜彩衣,见她并无明显怒意,才悄悄松了口气,扭头,如临大敌地看着这个遥遥跑过来的姑娘。

  “你怎么也来了杭州?”赵无安问。

  “你管的还挺多哦?我爹是提辖,天仙宗宗主大宴江湖豪侠,我爹就不能来吗?”

  赵无安无奈地双手合十,念叨起了佛经。所以说豪侠到底和提辖有什么关系吗?压底韵吗?

  身后的姜彩衣疑惑地侧头,面前的安晴倒是理直气壮的双手叉腰,浑然不惧。

  沉默了许久,就连赵无安自己也不知为何,突然淡淡一笑,恬淡道:“好久不见,安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