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庙堂之争第1/3段
中州,凌霄城,大明帝都,虎踞龙盘之地,汇聚天下气运,几万年来历代皇朝定都之所,象征着天下归心天命所归,整个大陆仅存的一条天品龙脉。
凌霄城,天下第一城,无论是繁华富庶还是人口密度,皆是大明皇朝国富力强的象征。
凌霄城占地上千里,犹如上古巨兽一般蛰伏在中州大地,仅仅皇宫,便占据着凌霄城三分之一的面积,可想而知,大明皇宫是何其壮阔。
凌霄殿,朝堂之上,此刻正上演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年轻的大明皇帝朱尚天,正一脸笑意的望着殿下百官,眉清目秀的面孔却丝毫没有青涩之意,反倒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文武百官,按品衔等级,双列排开,气氛庄严令人窒息。
“皇上有旨,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宣旨太监一声嘹亮的尖叫,响彻大殿,令百官头皮发麻,窃窃私语。
“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
吏部一位官员迈步出列,双膝下跪。
皇帝朱尚天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禀陛下,金科前三甲不日即将到达帝都,此三人皆是难得的不世天才,日后定会成为我大明的肱股之臣,只是,官职安排一事,还请陛下明示。”
朱尚天端坐龙椅,饶有兴趣的看向殿下二人,一位是文官之首,大明宰相刘清风,另一位是武将之首,帝国元帅常剑秋。
刘清风六十多岁年纪,头发白了一半,生的皮肤白净眉目清秀,身材高高瘦瘦,除却一身威严的官袍,仿佛一位平凡的邻家老者,朴实无华。
刘清风除了身为文官之首,当朝宰相以外,还有一个更加显赫的身份,那便是文院的两位副院长之一,主管朝政,吏部、礼部、户部、尽在他的管辖范围,可谓是大明权势滔天的大人物之一。
常剑秋,大明帝国元帅,六十岁左右,长得高大威猛面如紫金,一双虎目不怒自威,祖上乃是跟随太祖平天下的盖世猛将,与清澜郡守徐守业的祖上并称为太祖的左膀右臂,开国双壁。
常剑秋除了管辖兵部、刑部、工部以外,也有一个令人敬畏的身份,那便是武院的两位副院长之一。
此二人不说话,其余众百官哪个敢言。
朱尚天许是习以为常,轻轻摆了摆手,意味深长的笑道:
“此三人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日后定能为大明贡献一番作为,至于官职一事,让他们去两院历练一番,而后,便由二位爱卿酌情安排吧!”
刘清风与常剑秋二人闻言,同时躬身行礼道:
“臣遵旨!”
朱尚天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又问道:
“朕听说,此三人皆是百年难遇的天才,这个探花郎,朕倒是知晓,胤州云家的云来公子,也是朕的小舅子,十八岁弱冠之年,便能在人才济济的大明金科榜上摘的探花,当真是后生可畏,至于榜眼和状元,哪位爱卿愿意详细说来?”
朱尚天环顾殿下百官,只见帝国老元帅常剑秋瞥了一眼刘清风,冷哼一声,迈步出列,声音嗡嗡如雷:
“陛下,那二人俱是文院门下,刘相应该清楚的很。”
朱尚天闻言微微惊讶,随即目光看向刘清风。
自始至终一脸平静云淡风轻的刘清风,缓缓睁开双眼,浑浊的眼神瞬间透亮,微微躬身行礼,淡淡道:
“陛下,榜眼之人,来自中州凌霄城,十九岁,星境五重,名叫刘慕白。”
众百官闻言莫不倒吸一口凉气,十九岁之龄
“朕听说,此三人皆是百年难遇的天才,这个探花郎,朕倒是知晓,胤州云家的云来公子,也是朕的小舅子,十八岁弱冠之年,便能在人才济济的大明金科榜上摘的探花,当真是后生可畏,至于榜眼和状元,哪位爱卿愿意详细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