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杨宅1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禅态度友好,礼节周到,本想要开启一次愉快的对话,但杨恺却耷拉着眼皮,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

  杨悌陪坐在杨恺身旁,见兄长对公子禅的话充耳不闻,便感觉自家兄长的牛脾气又犯了,我那个去,盛情邀请人家来的是你,请来了置之不理的也是你,兄长啊,您这是要演哪一出啊?

  怕刘禅尴尬久了,杨悌也顾不上失礼了,不等兄长说话,笑着向刘禅道:“公子有所不知,我兄弟原是京兆人氏,家居长安槐里。因避董桌、李傕乱,背井离乡,这才来到蜀中定居下来。”

  刘禅看二杨苍老的面相,皆是半只脚踏入棺材的样子,但二者对自己的态度却一据一恭,大为不同。看来这里面大有文章啊,既然杨恺你要对哥使脸色,那哥就陪你玩玩,探一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刘禅挺直了上身,直接将杨恺视作空气,目不斜视地与杨悌交谈。

  作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关切地向杨悌问道:“京兆杨氏,源自弘农杨氏,公既是长安人士,敢问杨公可是子明公的后人?”

  刘禅一个杨公出口,就惹得杨恺抽了抽嘴角,是儿无礼!他作为杨悌的兄长,位尊一筹,世人在同时面对他们兄弟时,只称他作杨公,而以表字称呼他弟弟。

  刘禅明知故为,就是想恶心一下杨恺,管他大杨与小杨,哥就认这个杨。

  杨悌听闻刘禅谈及自己祖先的表字,哪还多想,立即满脸肃穆,答道:“子明正是家祖的字,不肖子孙落难到如今这种地步,真是有辱祖宗英明,让公子见笑了!”

  表现演技,刘禅从来不怂,他微微躬身向杨悌致意,真切道:“天下大乱,人人自危,此非杨公之过。更何况孔子有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且古人又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杨公能逃离魔窟,为子明公延续血脉,已是无憾列祖列宗了。”

  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人们常说家国,而不是国家,这表示古人眼中,家重于国。而且作为炎黄子孙的普世价值观,敬天法祖的观念深入人心,与陌生人会谈,你从恭维人家祖先开始,往往能迅速拉近距离。

  刘禅以杨悌祖先杨敞作切入点,马上就博得了杨悌的好感,来而不往非礼也。杨悌也适时地回赞刘禅的祖先,“公子身为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天潢贵胄,贵不可言,当深知汉室如今的艰难啊!”

  杨悌这里和刘禅谈的火热,浑然忘了身旁还有个装木头人的兄长。杨恺看着这个谈得眉飞色舞的弟弟,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说你平时在家里和我唱唱反调也就罢了,怎么外人面前,你胳膊肘往外拐得更起劲呀!

  杨恺咬了咬嘴唇,再无法压抑心中的不爽,酸溜溜道:“公子父子纵然是汉室宗亲,但令尊所做所为,只为扩张自身势力,却从未替许昌的陛下考量。既然有这个能耐出兵汉中,为何不从荆襄发兵中原,营救天子公卿?“

  “某窃以为汝父,不过刘氏曹操而已。”

  虽然憋不住开口了,但杨恺还是昂着头,拿鼻孔看刘禅,企图表现他拒刘禅千里之外的态度并未改变。

  呵呵~

  你丫倒是继续装呀,耐不住寂寞了吧。

  其实吧,在杨恺说出这番话后,刘禅就原谅了他倨傲的态度了。像杨恺这类人,出生世家门阀,含着金汤匙长大。那些混迹政坛的家族精英可能还会在现实的墙壁上碰碰撞撞,但像他们这些并未出仕的家族子弟,没吃多少挫折,对现实的残酷体会不深。

  把这体现在思想上,说好听点就是有点单纯、小可爱,说粗点就是容易犯二。麻痹,许昌的汉天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货无人君之德,也就是个吉祥物。你就是拼了老命,牺牲个几万人把他救出来,他就能兴复汉室?就能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开玩笑!

  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他能比从乱军丛中,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爹更牛逼?打死刘禅刘禅也不“某窃以为汝父,不过刘氏曹操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