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潜龙入海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地方是88年汉城奥运会前,政府为了市容,驱赶全城贫民聚集的地方,住的都是些孤寡老人。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倒是有不少屋子因为主人过世空了出来,穷人想找个临时落脚的地方,都可以去租。三教九流的人,也喜欢往那儿跑。

  这些,都是顾诚离开公司前事先打听好的。

  他按照地图走到松坡区、九龙洞。

  尽管有心理准备,真走进这堆棚户构成的破烂中时,顾诚依然倒抽了一口凉气:

  果然世上每个大城市都会有贫民窟,这地方简直比京城二环的老炮儿大杂院还破。

  周遭除了棚户,也有一些小店,招牌都很老旧。

  有些灯箱的塑料壳破损了,就靠胶带纸黏住继续将就用。

  顾诚分明可以看到一个用接线板拖着、拉到路边插电的歪斜灯箱,上面用红漆手刷着几个久违的汉字:“东北饭店”、“东北烤牛肉”。

  如果有华夏人偷渡来东夷、并且留在汉城的,绝大多数都在这个洞了,别处是藏不住的。

  这儿连东夷警察都不愿常来。

  一个裹着脏兮兮袍子的中年汉子,见顾诚靠近街口,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兄弟,签证到期没地方落脚?有空隔间,800一个月,收人民币哦。”

  “你说啥?我听不懂。”顾诚出于安全考虑,不愿和灰色地带的人打交道,用夷语应付了过去。

  那人分不清情况,就没敢继续纠缠。

  最终,顾诚从一户空了两间屋的东夷老太太手里,租到了房子。

  租金折下来差不多也是1000块人民币,月结,没合同。只是在顾诚付了当月的房钱之后,本洞的锁匠给他换了把锁,就算交易完成了。

  这屋比刚才的偷渡客出租的贵些,但好歹有热水器——靠社区集中烧煤提供热水。

  这儿的电力供应也很紧张,每户都只能中央配电箱那儿接一点过来,大功率电器是用不了的。所以没有空调,更不可能用电烧水。

  当然,也有人违禁私拉电线,从市政的路灯电井偷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月份还是有烧煤集**暖的,顾诚收拾好东西,把铺盖都擦拭换洗了,累得一身汗。

  身上灰头土脸地难受,他就趁着有热水冲了个澡,把这几天风尘仆仆勾心斗角积攒下的疲乏驱赶一空。然后换上干净衣裳,躺床上静静地想着未来的出路。

  也正是到了此刻,他才有时间系统分析一下如今自己的能力优劣势。

  前世的他,是一家“互联网+娱乐平台”的数据总监,最擅长的是内容推送的大数据算法优化,以及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应用。

  换个世纪初的人听得懂的说法,这工作类似于FACEBOOK或者渣浪微博家的FEED流算法工程师,负责调节平台上各家自媒体内容的推送权重、用户偏好分析。

  在人工智能还不够强大的过渡年代,内容平台总是需要人类来扮演“总编”或者“FEED算法总监”的角色,确保推送到用户页面上的内容尽可能符合用户的兴趣,让用户的订阅最大化。

  所以,干过这份活的顾诚,不仅有理工科的才能,也拥有非凡的艺术鉴赏能力。

  无论游戏、电影、音乐、文学作品,只要被他的“火眼金睛”略微审视一番,就能鉴定出好坏来、判断出这东西大概符合什么用户人群的口味。

  另一方面,因为顾诚是用惯了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这些技术手段的。而这两项“前置科技树”历史上要到2006年才被多伦多大学的杰夫辛顿教授“点亮”。所以如今他的很多技能就成了缺乏前置条件的“屠龙之技”,起码十年之内暂无用武之地。

  就好像用惯了农药和化肥的农技员,真穿越回古代,在没有化肥和农药可用的环境下,和土著老农比种地技能,说不定还没土著种得好。

  这些制约,让他不得不审慎思考一下自己的今生的创业轨迹。

  事业的第一步,是先迈IT业,还是先迈娱乐业?

  稍微想了半个钟头,顾诚就排除了先搞娱乐业的念头:如果先涉足娱乐产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1亿夷币的公司,够干嘛?哪怕是自己当文抄公抄歌,这点钱做广告宣传都不够。

  何况,他心里记得的少数作品,也太超前于这个时代的鉴赏能力了。

  所以,还是按照最初的直觉,先做个网游代理,完成第一桶金吧。

  他需要找个网吧,先了解一下目前的市面行情。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