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善后之策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宁远兵变平定两天之后,崇祯皇帝相继收到了鹿善继和方正化的详细奏报。

  鹿善继将他回到宁远之后的情况如实报了上来,同时还上报了义州新城棱堡修筑的进展,以及蓟辽督师府对辽东镇防务调整的一些设想。

  而方正化在奏报了他所了解的宁远兵变始末之后,也一五一十地向皇帝报告了处死左良玉的情况。

  处死左良玉,当然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交代给方正化的任务之一。

  明末的历史上有很多令人扼腕痛心的事件,而如今崇祯皇帝所做,就是让这些令后世无数人扼腕痛心的事件尽量不再发生。

  若是左良玉真能公忠体国,南明未必不能站稳脚跟,甚至可以说若非他养贼自重,北京城也未必会在崇祯十七年的三月沦陷。

  在宁远兵变的日子里,崇祯皇帝每天都要到紫禁城玄武门外、西苑北海旁边的景山之上“闲逛”,在一棵不知已经生长了多少年的歪脖子老槐树的下面,一坐就是一两个时辰。

  随行的巩永固、王承恩、高文采等人,自然不知道皇帝这是在干什么。

  然而,如今崇祯皇帝自己却一清二楚,他如今来看的,正是历史上十七年后,他的死亡之所。

  而到了那个时候,唯有王承恩这个太监,会一路跟着他来到这里,同殉在此。

  三百年后,这里会开放成一个人民公园,还会被后世的人们立碑来纪念,碑上会刻着明思宗殉国处或者崇祯皇帝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等字样。

  来此游览的人们,会叹息当年的甲申国变,有的人甚至也会追悼他这位为国殉葬的大明皇帝。

  只是后人的种种悼念,于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即便是对当时的华夏而言,也已经毫无意义。

  而现在他想做的就是要阻止这一切的再次发生。

  要哪些悲叹、惋惜、悼念,甚至眼泪何用?与其让华夏后人带着无限的伤感缅怀,倒不如让他们带着无限的骄傲回顾!

  崇祯皇帝本来以为,自己大半年来的作为,已经带给了大明不少的改变,对本来应该提防的事情反而有了一些懈怠,这次宁远兵变却让他突然警醒甚至感到恐惧,因为历史的惯性是如此强大,尽管做了大量的调整,却依旧未能改变历史的进展。

  事实上,如果他真的熟知明末的历史,他就会知道,如今大明的历史进程,其实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比如,发生在宁远兵变之前的固原兵变和蓟镇兵变,就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在七月上旬相继发生。

  因为如今的固原和蓟镇,已经没有了发生兵变的基础。

  袁崇焕的到任,以及固原镇的移防,让滋生兵变的土壤完全不在存在了。

  同时,由于花马池池盐的产出和开边互市,如今的定虏镇更是一改过去固原镇的穷困,即将成为西北三边诸镇之中最为富庶的边镇之一。

  边镇士卒的生活,也告别了过去令人想想就感到绝望的极端贫困,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点一滴积极的变化。

  蓟镇也是如此,随着三屯营和建昌营在王世钦、尤世威的率领下出塞屯垦,大大改变了过去蓟镇边军的格局。曾经退居关内的三屯营、建昌营不再成为蓟镇的隐患,反而开始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屯营和建昌营的士卒们,没有了长城关塞的月上旬相继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