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迁都之议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单独一个晋国,或者单独一个梁国,敬翔、李振二人都不会太过担忧,以梁国的实力总还是能够挡住的。

  但同时与晋国和吴国两家为敌的话,梁国的实力显然就不够了。

  不仅是实力上有所欠缺,更重要的是,吴国和晋国恰好处在梁国的南北两侧,这就是说,一旦两家决定联手的话,梁国就不得不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局势,这可是兵家之大忌。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只与其中一家为敌,拉拢或者分化另外一家。

  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当年朱温在的时候,为了避免两面受敌的局面,朱温采取的策略是放任吴国对付南方的马殷等势力,自己先集中兵力打压晋国。

  可惜那几年对晋国的战事一直不顺利,尤其是在高邑一战中,梁军更是损失惨重,就连对晋国的战略优势都在那一场大战中彻底丧失了。

  在这之后,晋国的军事实力占到上风,屡屡对梁国一方发动进攻。

  反观吴国一方,统一南方的进程却一直顺风顺水,不管是王审知还是卢光稠,亦或者南方实力最强的马殷,在吴军的进攻下都很快败下阵来。

  尤其是原本被朱温寄予厚望的马殷,此人的军队战力不俗,而且其麾下众将都是征战多年的沙场老将,统兵能力较强,再加上湖南的地利优势,按照朱温原本的想法,拖住吴国五六年时间都没有问题。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三年时间,马殷就投降了吴国,将包括湖南、静江等在内的广大地盘全部割让给了吴国。

  这个变故当初传到洛阳时,差点没将朱温气的吐血。

  北方对晋国的压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折损了不少兵力;南方的吴国却成功消灭了马殷、王审知等众多敌对势力,这就使得朱温原本计划好的拉拢吴国,打压晋国的战略彻底失败。

  在那之后,可以说梁国已经没有了战略方针,完全就是在乱打一气。

  晋国要攻打燕国,梁国就出兵救援燕国;吴国要进军荆襄,梁军就联合蜀军一气,想要阻止吴军的行动。

  然而朱温却忘了,仅仅依靠梁国的实力,却想要两面用兵,这本身就有些不切实际。

  最终,不管是阻止晋军攻打燕国,还是阻止吴军攻取荆襄,这两个计划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现在的梁国依旧没有一个合适的战略方针,就像李振说的那样,蒙着眼睛乱撞,吴军来了就抗吴,晋军来了就抗晋。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梁国迟早都要走上灭亡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李振会忧心忡忡的前来向敬翔询问对策。

  两人简单分析了一下局势,都感到形势险峻,难以招架,想不出什么合适的出路来。

  过了片刻,李振开口道:“敬兄,你说我国有没有可能和吴国再次停战?想来吴王杨渥也不愿现在就将我国消灭,免得让晋国坐收渔利。这样一来的话,或许咱们有机会与吴国议和?”

  敬翔沉吟片刻,随即摇头道:“按你说的,咱们的确有可能与吴国议和,不过这样的议和真的有用吗?无非是将时间往后拖延几年而已。而且也解不了现在的难题,吴王对徐州显然是志在必得,在夺取徐州之前不可能与我军停战,难道你要让陛下直接割让徐州吗?”

  李振叹息道:“你说的是,我险些糊涂了。”

  梁国与晋国,几乎没有停战的可能,一方面两家之间的仇怨实在太大,几十年的征战早就使得仇怨深入两军每个人的心中,谁都不愿与对方停战。

  另一方面,晋国即将消灭燕国,在燕国灭亡之后,整个北方就只剩下晋国及其盟友,以及梁国这两方势力。

  晋国不可能去攻打自己的盟友,那就只有攻打梁国这个老仇家了。

  而且不比吴王杨渥这个年纪虽轻,但却“老奸巨猾”之人,李存勖的性格更加好战,是个典型的好战分子,他也不可能选择与梁国停战,来搞什么休养生息。

  与晋国难以停战,剩下的sp; 敬翔沉吟片刻,随即摇头道:“按你说的,咱们的确有可能与吴国议和,不过这样的议和真的有用吗?无非是将时间往后拖延几年而已。而且也解不了现在的难题,吴王对徐州显然是志在必得,在夺取徐州之前不可能与我军停战,难道你要让陛下直接割让徐州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