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周昭王南征第2/2段
从第一次的南征中,尝到了甜头,很快周昭王就组织了声势更为浩大、军威更为雄壮第二次南征。这一次他的老师再次前来阻止周昭王,老师告诫周昭王,通过占卜得知,若他执意南征,将会违背上天的旨意,一定会大败而归,而且他本人也会溺水而亡。对此,周昭王没有任何的表示,反倒惹来了朝中不少其他大臣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上古儒生用旧力乱神的士术来干扰大周王朝的国运。
自从周公旦编写《周礼》之后,随着大周国力的增长,追随者也越来越多,肯定人性,反对鬼神,在很快的时间内,其势力就超过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时间的上古儒术。“上古儒术”和“周礼”开始出现冲突,矛盾加剧,每次在朝堂之上,两方的人物都吵闹得不可开交,完全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最后双方的代表人物甚至威胁要把大周一分为二,重新上演当年“三监之乱”的那一幕。
周朝的大军在周昭王的指挥下,趾高气扬地直扑汉水而来,骄兵必败,这一次周人再也没能续写上一次的辉煌,为自己的骄横和轻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周朝的军队遭到了空前的惨败,主力部队精锐损失殆尽,更为惨烈的是,作为最高统帅的周昭王居然在撤退的混乱中落入汉水,溺水而死,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其老师所语言的那般。
继位的周穆王把周昭王之死归结于上古儒生,认为是上古儒生与楚国合谋害死了周昭王,毕竟是当时荆楚的军队中,也有不少大商的后裔。再加上朝中一些本来就对上古儒生心怀不满的一些大臣的推波助澜,一场针对上古儒生的劫难就这样开始了。
周穆王下令,坑杀全国的儒生,焚烧全国的儒文,百姓之中若有继续研习儒术,收藏儒生者,观看儒文者,一律杀无赦。接着周穆王又颁布了《埔刑》、作五法,来禁锢仍旧敢研习儒术的万民。
中原之外的不少蛮夷各族同样还有研习上古儒术者,为了表达周礼的崇高,周族还把仍旧尊崇上古儒术的周边各族以蛮夷待之,这便是华夷五方论的由来,不光如此,周穆王还不断派出大军征讨周边仍旧尊崇上如儒术的周边部落。
尽管如此,上古儒生毕竟根基深厚,有不少的民众与各族仍旧遵照着上古儒生的传统,就算以大周王朝当时的实力,也不能全部诛灭那些上古儒生。只是从那以后,上古儒生便渐渐的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转入地下。
或许是因为长久的隐藏,一个再强大的组织也有衰亡的一天,从那以后的上古儒生的势力越来越是衰弱,只是在他们的手中却一直保存有最为原始的上古儒文。很多人认为谁得到了那些原始的上古儒文,谁就能够颠覆当今的周礼,拥有与大周王朝对抗的实力。以致于近百年来,不少野心勃勃的人都想要夺取那些上古儒文。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大周王朝之所以想要不惜一切代价的毁掉上古儒文,实则不过是以为周朝认为上古儒文与周礼太过相似,而有损于周礼的威严而已。就算是人们真正得到了那些上古儒文,也不过是了解到一些不知名的隐秘而已,却无损于大周的统治。如果那篇上古儒文真的有着那么大的魔力,那些上古儒生们也不会在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败给了大周王朝。”
“可是,人们需要知道真相。”在静默中,顾千玄悠悠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使得另外三人都同时看向顾千玄。
注意到三人的目光,顾千玄接着说道:“无论有着怎样的目的,都应该让那些世人见到那些上古儒文里面的内容,无论是选择周礼还是上古儒文,都应该是人们自己的选择。”
“顾将军,看你的意思,如果你得到了那些上古儒文,一定会把他们公布出去,就算是引得天下大乱也不在乎了。”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且就算看到了那记载于上古儒文里面的内容也不一定会真的引得天下大乱。如果天下真的要大乱,你也是天下人自己的选择,又岂是一些虚无的上古儒文可以决定的。”
顾千玄的这句话引得赵姝的一阵怒目,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