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王后的气节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后原本是宋国人,年轻时为了躲避无休止的战乱,只身来到了洛邑,进入大周的王宫当了一个普通的侍女。因为读过一点书,又因为长相甜美,又知书达理,所以被先王选为他的贴身侍女。现在的大王以太子的身份时常进出王宫,便与王后相识,慢慢的,他开始被先王身边这个个性独异的女孩所吸引。于是便对王后开始了疯狂的追求,不久便与王后私通,甚至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害怕宣扬出去,便偷偷的寄养到了民间。

  这些并不是很好的名声,无论是对于大王还是王后而言,一个太子竟然勾引父王身边的妃子,还私生下一子,这些都于礼不合。为了太子的名誉,王后把这些事都偷偷的隐瞒了下来,尤其在事情败露后,一个人忍受了所有的鄙夷与侮辱,任凭大家如何的逼问,也不肯说出到底是和谁私通的。

  但真正难得的,还是王后身为一女子的气节,在后来大周的内乱之中,当时的周敬王到处东躲西藏,没有一日的安宁,原先很多跟随在大王身边的侍卫都纷纷逃离。王后却以一个女子之身,没有任何的名分,却始终跟随在大王的身边,风餐露宿的,对于就算是在周敬王最为落魄的时候,也始终是以礼相待,恪守着一个身为宫女的本分。每天在大王睡觉之前,为他铺好床垫,冬天害怕大王着凉,一定要先躺在床上等到暖和了之后,才让大王入睡,每天在大王醒来之时,都已经为他做好了早餐,打好了清水,让大王洗漱……

  等到陛下继承大位之后,想封她为后,却被王后给拒绝了,王后认为自己出身贫贱,不配成为一国之母,也不配执掌后宫,任凭大王如何的劝说,也始终不愿意,周敬王只得作罢。

  十年前,周敬王逃难到晋国的时候,还是赵鞅说服了王后,在晋国二人成婚,也算是为王后正了名,说起来,赵鞅还是当今大王和王后的证婚人。但是在这之前,王后整整在周敬王的身边守候了八年,而且这八年基本上都是在刀光剑影中度过的,王后以一个女子的气节,感动了当时大王身边的诸多大臣,甚至也包括赵鞅。

  等到平定叛乱之后,周敬王召回了寄养在民间的儿子,册封为太子,为王后正名,这对曾经四处经历战乱的患难夫妻,终于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更加难得的是,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回到洛邑后,王后始终恪守着一个身为王后的本分,她没有因为她被立为王后而导致她的家族也受到恩宠。在成婚之时,赵鞅记得自己告诫过王后一句话,“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王后始终记着这句话,在被立为王后之后,宠辱不惊,心态平衡、德行良好。她的家族也没有因为她的高升而出现任何的殊荣,有一次王后的一个族弟酒醉之后打死了一个平民,当地的官员因为王后的关系,对于王后的族弟只罚了一点银子简单了事。当王后知道了这件事后很是生气,坚持按照“欠债还钱、杀人者尝命”的原则处理了她的那位族弟,从那之后,她的家族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违法乱纪之人。

  后宫诸事是王后的职责范围,每一件王后都处理得仅仅有条,历朝历代后宫都是最为混乱的地方,却在王后的治理下,出现了难得的和谐场面。大王每次外巡游历天下时,也都将朝中的一些政务事交由王后处理,王后一向公正处事,不偏不倚,等到大王回来之时,王后都选择一些重要的事情汇报给大王,大王很少出现过异议。王后在位十余年间恭谨克己,尽心尽力的为大王执掌后宫,从不为自己谋私,令其大王无忧于后宫之事,为专心于朝政减轻了很多的负担。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王后,最后居然被活活的饿死于冷宫之中。

  知道了王后的死讯之后,就连赵鞅都动容了,说道:“大王真的是如此的绝情,王后是个怎样的人,他恐怕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夫妻十余载,难道连这点情分都不保留,事情当真要做的如此的绝情吗?”

  “哎!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啊,这才只是朝堂祸乱的开始啊!在王后被打入冷宫的第二天,大王便宣布,立翟女为新的王后。”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