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于禁这一路第1/2段
于禁这一路,主要是由乌恒骑兵组成。公孙康之所以把三千陷阵营和一万五千名乌恒八旗军编成一队,就是为了让陷阵营了解学习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作战方法。
与汉人军队不同。乌恒骑兵出动没有携带粮草。他们都是赶着一群群的牛羊,作为粮食的。
每次掠夺了一个村庄,他们都是当场把战利品分掉。当然按照辽东军的条例,他们只拿自己的那一份。属于将军于禁的那一份和要上缴军部的五成,他们都老老实实的交给了于禁。可见,乌恒人不是不遵守规则,而是他们有着和汉人不同的规则。
掠夺了几十个村庄、城镇,俘虏渐渐多起来。于禁就派2000名乌恒骑兵押运俘虏回辽东。
乌恒族出身的副将,就建议:把妇女儿童送走,把高句丽青壮年留下。
于禁对于这种做法有着自己的猜测,但他没有询问,欣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2000骑兵出发前,所有的乌恒人都大包小包的把自己的战利品托他们捎回去。包袱上都写着名字,不用担心会混淆。他们族人之间还是有着信任的,不担心会被吞没。
于禁暗笑:如果按照辽东军的做法,统一把战利品运回后,战后统一分配不好吗?干嘛非要事先分掉,再托人运回?
他不知道的是:除了上缴大王(公孙康)和将军(于禁)的。剩下的,谁抢到就是谁的,每个乌恒骑兵的战利品是不同的,和辽东军的平均分配是不一样的。
终于遇到一个防守严密,甚至有着护城河的城市。
乌恒副将就驱赶着高句丽青壮背着泥土袋去填河。如果是赵云,他会用牛皮制成蒙珂车,就是蒙着牛皮的木头车。士兵躲在牛皮下,背着泥土去填河,以避免箭矢的射击。
而乌恒人的做法是驱赶俘虏去填河,死再多人,他们也不心疼。
护城河填好后,乌恒副将又驱使高句丽俘虏去砍树,制成简易云梯。高句丽的城墙都是土墙,高度只有三米,虽然骑兵无法纵马跳跃进去,但是用简易云梯还是很容易爬上去的。
云梯做好后,该攻城了。这下该出动本部士兵了吧?也没有!
乌恒副将对俘虏们说:“这次冲锋,你们先上!如果你们可以夺下城池,证明你们的武勇,我就允许你们加入我们!你们不再是俘虏,你们可以分享战利品!”
发给每人他们一支木柄铁矛,让他们抬着云梯冲向土城墙。
全部过程,于禁和3000陷阵营士兵都在观摩,没有人提出异议,他们终于发现草原游牧民族和汉人军队有太多的不同。
第一个城市比较好打,只是高句丽青壮俘虏就冲上了城头,打开了局面。乌恒骑兵和陷阵营紧紧跟上,夺下了城池。
原来的高句丽青壮俘虏们死伤惨重,毕竟他们是冒着箭雨,第一波冲上城头的。
乌恒副将说到做到。他杀掉了重伤的俘虏,留下了轻伤和没有受伤的原来的青壮俘虏。对他们说:“勇士们!你们证明了自己!我们乌恒八旗军敞开怀抱欢迎你们!你们现在可以加入我们!”
高句丽青壮开心的跳了起来,为能够加入乌恒骑兵而自豪。
转化洗脑的过程就这么简单,让于禁这些汉人将士瞠目结舌。要知道,辽东军对俘虏集中讲课、sp;全部过程,于禁和3000陷阵营士兵都在观摩,没有人提出异议,他们终于发现草原游牧民族和汉人军队有太多的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