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开公司第1/2段
废纸压块机,真的很小众。李想在惠州的机电市场找了一圈都没有。这下麻烦了,下一步没法进行了。
沈丹青仔细的想了又想,吩咐李想:“李哥,你辛苦一下,去广州、东莞、深圳,三个地方的电信局买企业黄页。然后在上面找液压设备厂家的电话,再打电话问。还有生产环保设备的,这个东西跟垃圾站压垃圾一个道理。先就这两个行业的厂家找找吧!”
真是好事多磨,不能拖太久,在过几天店里的垃圾就没法放了。实在不行,到时就送到了物资回收公司去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理想两天的辛苦寻问,终于还是找到了。在广州一家生产榨油设备的厂家里有,这两个机械原理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榨油饼,一个是压废纸。他们也是顺带做了几台。一年都难得卖一台,价格很贵,要8万块钱一台。他还没有这么多钱,只能先把废品卖给物资回收公司了。不过找到了厂家,以后要买就很容易了。以后肯定是需要的,先积累资金吧!
物资回收公司,是国营单位,每个地区都有。卖给他们倒是很方便,只不过价钱低了两毛钱。
沈丹青就把店里所有的废品都卖了,废布也卖到各个机械市场了,留着伤脑筋。
后来沈丹青想,还是太急躁了。步子大了扯到蛋了。口袋里没几个钱,就想买这买那。因为除了造纸压块机,以后他还要买,塑料碎料机、废铁压块机,钢筋调直机。还有废铝废铜,不知道要什么机器。那个他见都没见过。这些机器加起来,把他卖了都不够钱。还是多开几家店更靠谱,等到开足五十家店的时候应该就有钱了。
随后几天,沈丹青就和李想。连租了五间店面。每隔两公里开一家,捡废品的全靠两双脚板,不可能走远。故而可以适当的提高开店的密度。反正开废品店本钱要不得多大
,又不怕卖不出。没有积压风险。可以说,开废品店是个零风险的行业。沈丹青也是恼了,他想快速开够50家店,再过两个月看看情况,他不相信到那时还没钱。
他又把彭斌、王全福、叶智勇三人也招骋了。别看沈丹青捡垃圾发财快,他们可没沈丹青那个本事。一天也才几十块收入,毕竟收酒瓶的那家店太小了,又只收酒瓶,根本没几人上那去卖废品。年轻人又好面子。虽然也是收垃圾,但坐在店里总比到外面抛头露面强
。又看到李想也在帮他做事。所以三人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开了五家店,又停下了发展的脚步。一方面是资金也不够了,二是又要招人,他自己都要管一家店,这肯定不行
,最少要把他自已和李想解放出来。
这次开了五家店,管得范围宽了。招人也更容易了。相信不要几天就能招到人
,这次招到人就不要安排到小院子那边了,住在店里,晚上还能守夜。小院子租满这个月就退了吧,留着也没用。
这次招的人就不包吃了,因为每家店都相隔太远,不方便统一搞饭。不过他们自己在店里搞,也不反对。以后他们每人都是400的底蕲加提成。工资太高了也不好。到工厂里面打工还只有300元每月。另外开废品连锁店还有一个好处,好监控,因为废品店都是花钱而不挣钱,收了多少钱的废品,沈丹青统一销售,最后一合计,很容易搞清楚,不会给人留空子。资金也安全,毎家店都到建行开一个户头,估算每天要花的钱,每天转一次帐。资金监管是每一个企业都犯难的问题。废品行业这样容易监管的是特例
。不过以后还得安排一个专职的财务。那得等他成立公司以后。
又过了一个星期,这几家店合起来卖了一次废品,加上卖酒瓶的钱。又可以开店了。刚好人也招够了,每家店配了两个人,还除开了他自己和李想。
这次他想开十家店,等这十家店开起来,酒瓶他就不收了。风险太高了,他犯不着冒险。
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沈丹青他就没再参与了。由李想带着人去搞。他只掌管住钱,就不怕坏事。手下人多了,开十家店也只花了两天时间。难怪为什么说企业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人才好办事。
这次沈丹青有私事要办。他要和小丫头租住房。最后他们选了华侨城,高档小区。小区物业由香港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很正规。环境也好,也很安全。正是像沈丹青这样的小老板安家的最好地方。
不收酒瓶了,沈丹青就完全脱开身来。小丫头也不让她在做事了。他可舍不得小丫头受苦,让她当个全职老板娘吧。反正他养得起。起先小丫头还不乐意,在家里无所事事,她很不习惯。沈丹青就对她说:“你是老板娘,哪能再去店都到建行开一个户头,估算每天要花的钱,每天转一次帐。资金监管是每一个企业都犯难的问题。废品行业这样容易监管的是特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