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卿乃佳人总多情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方管家,今日俺有些倦了,你和世彬、汉藩几人,都到俺住处来说话吧。你安排好来,明日俺要挨处查看,先自农场起吧。”上车之后,杨妙真回头看了方有财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

  方有财心中一动,觉得此次杨妙真神情与此前替赵与莒来时不一般了。

  杨妙真并如同前几次来淡水一般,急着将赵与莒的吩咐传给众人,然后四处转转便回大宋。这次她只是告诉淡水的几个管家,她此次来之后,短时间内不会回大宋去,然后第二日起便开始了她的巡视。

  农为百业之始,即使是后世穿越而来的赵与莒,也始终牢记着“兜里有粮心中不慌”之语,故此,杨妙真巡视的第一处便是淡水农场。

  当初赵与莒给淡水分的九个单位,随着人口增长与百业兴旺,特别是流求金元券的发放,渐渐不适应需要起来,故此这两年来,淡水的机构一直在改革之中。不过无论哪次变动,淡水农场依旧保有淡水最多的劳动力。如今淡水居民超过五万,其中有一万有余是在淡水农场里。

  农场所属有田庄、渔场与鹿苑三部,田庄自然是种植水稻,这也是淡水最大的粮食来源。如今淡水仅稻田便有十八万余亩,开拓的地方已经越过后世的“官渡”,进入台北界内。因为这附近的土人与移民关系融洽,数个部族已经整体进入归化局的缘故,故此农场下属的六个田庄分别散布于各处,虽说也建了坞堡,却不象宜兰那边一般戒备森严。大量半机械化农具的应用,牛、马的普及使用,水稻稻种的优选,加之水与土壤的优沃,使得如今流求熟田的产量极高,仅淡水田庄的水田,年产稻谷便有六十二万石。

  淡水渔场是随着江南制造局的逐渐搬迁而来的,起步得略晚了些,目前有渔船五十余只,鱼塘一千七百余亩,每日渔船能捕来鲜鱼超过五千斤,虽说尚嫌不足,但发展得极快。赵与莒也早有指示,淡水的渔场须得抓紧,这不仅可以为流求居民提供充足的动物蛋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出一批藏于民间的水手。

  较为特殊的便是鹿苑,鹿苑虽说起了这样的名字,里面也确实驯养了数百头鹿,可主要养的还是猪、牛、羊、马等大型牲畜以及家禽。因为旱田里种植了大量的苜蓿等饲料,稻谷又累年丰收,故此这些禽畜可以大量圈养。为饲养这些提供肉蛋的禽畜,倒有两千余人得整日忙碌不休。

  依着赵与莒的安排,禽畜粪便是要经常清理的,一般都是倒入渔塘之中,充作渔饲料,而过上一年左右,这些鱼塘又会被放干,将沉底的淤泥翻出来,做为肥料埋在旱田或者桑树、果树之下。

  “四娘子,官人这方法真管用。”负责农场的是郁樟山庄的老家人赵恩,他是个不紧不慢的性子,说起这田地之事,便满脸都是笑。

  “办得极好,俺记下了,会和官人说的。”杨妙真也是心情舒畅,从赵恩给她的数据来看,不仅淡水初等学堂的孩童们每日都有肉食,便是普通的人家,每隔三五日也可以吃到一回蛋肉,当初她在山东东路的时候,这可是大多数义军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这一切,都是源自自己的那一趟郁樟山庄之行。

  想起赵与莒,杨妙真脸又浮起了红晕,她轻轻皱了一下眉,回忆起自己与赵与莒相识以来的经过,越发的觉得自己看不透他。这世上仿佛没有他不知晓的事情,甚至远在江南,他便知道山东东路有个杨妙真。

  一切尽在他掌控之中,胡人与金国在北疆的战事,海外流求的气候与物产,几乎事事他都了如指掌。

  可此次将自己打发来流求,难道说是有什么事情是他无法掌握的么?

  想到此处,杨妙真神思恍惚起来。

  她正心不在焉之际,一个推着小车的少年大叫着从她身边冲过去,杨妙真这才惊醒,慌忙避开,眉头皱了皱道:“这小子有几分眼熟……不就是那于竹么?”

  七百余亩,每日渔船能捕来鲜鱼超过五千斤,虽说尚嫌不足,但发展得极快。赵与莒也早有指示,淡水的渔场须得抓紧,这不仅可以为流求居民提供充足的动物蛋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出一批藏于民间的水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