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工作负担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倒是实话,有工作负担,说明杂志卖得好。

  杂志卖得好,那代表月度和年度奖金都能拿得高。

  现在累归累,可也算是分了刘林江他们的一杯羹,徐凤钊笑道:“照这么说,我们还得感谢下你咯。”

  “感谢我就算了,感谢老陈吧,《一地鸡毛》是老陈发现的,我呢就是沾光。”说着,刘林江侧目看了陈谷园一眼。

  这次,他截了陈谷园的功劳,心里多少是过意不去。

  当然了,苏洲的责编,他是做定了。

  十八岁写出杰作的诗人好找,可十八岁写出杰作,还是中篇杰作的作家难寻啊。

  他到现在都没敢和陈谷园说苏洲才十八岁,鲁敬立也同意先把苏洲的年龄严格保密。

  没办法,自建国以来,除了四十年代,十三岁就在《燕京青年报》上发表文章一举成名,初中没毕业就被借调到省文联,担任省级文艺刊物编辑,二十岁就加入国家作协的那位,还没人能在十八岁的时候,像苏洲这样写出现象级的轰动作品。

  而就他看来,苏洲这篇《一地鸡毛》的水准,还在那位神人同期的作品水准之上。

  尤其那位神人在十八岁前写的都是短篇作品,可《一地鸡毛》是中篇,是苏洲的处女作!

  这要是把苏洲的真实年龄公布出来,铁定会震动全国文坛,到时候想找苏洲的人,不说人山人海,起码也是如过江之鲫。

  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不说那时候了,光是现在,就已经有很多杂志社联系他们,想转载《一地鸡毛》了。

  燕京作家协会更是找上他,问他苏洲是不是燕京人,要是的话,可以介绍给他们作协。

  可以说,苏洲现在已经成了文坛宠儿,只不过具体个人信息不被人所知罢了。

  陈谷园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几天常有人在他耳边吹风,说先审到《一地鸡毛》的是他,可倒是刘林江出了风头,这不是抢了他的劳动果实嘛。

  他不以为意。

  作为审稿编辑,能挖掘出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就够了,贪图那么多虚名干嘛。

  何况,刘林江从一开始就比他更看重《一地鸡毛》。

  要是搁他手里,《一地鸡毛》指不定就埋没了,毕竟他当初只是觉得《一地鸡毛》写得好,却也没想着它达到了哪种高度。

  可刘林江不同,他可是看了《一地鸡毛》后,就给它下了“新市民”定义的。

  可以说,刘林江才是真正“审”出《一地鸡毛》这篇作品的,而他呢,只是碰巧碰上了。

  他和刘林江之间有着马商与伯乐的区别,刘林江现在能做苏洲的责编,是他应得的。

  当然了,他其实也挺想做苏洲的责编的。

  他近来每天都会重看几遍《一地鸡毛》,那是越看越觉得好,每每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发现不同的亮点,也让他愈发意识到苏洲深厚的写作功力和独到的写作角度。

  可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他只能希冀下次要是再遇上个“苏洲”,可别再疏忽错漏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