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至此胡小四传令将李茂贞从成都府押往绵州,在见到胡敬璋的大军启程往南之后失去了所有希望的李茂贞终于崩溃了,开始配合天策军的行动,而这也给了后续的军事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一场绵州之战历时五天,天策军第三营和山地营合计伤亡约五千多人,其中两千人阵亡的代价却在战后让薛洋这位主帅感到有点不值,后来将怒火撒到了东川的王建身上。

  而钱宁的主力和薛洋汇合之后开始分头扫荡阆州、剑州和梓州等地,薛洋更是亲率三个营星夜兼程动成都府南下贡州和陵州等地,抢在王建攻下昌州之前从西部迂回到昌州附近和胡敬璋在昌州南部汇合。

  此时得到补充的胡敬璋不想和王建有过多的接触,一路率军避开王建军队可能出没的地区。他和温韬已经合计过了,离开泸州之后立即前往建昌城,温韬早年盗墓的时候发现了一张西南边境的地图,得知那边还有很大一块土地是化外之地,想着自己手中的这十万大军去往那里必然可以割据称王。他也没想脱离胡敬璋自立,但是跟着胡敬璋至少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胡敬璋的支持,对于那个传说中的羊且咩城和丽水城,胡敬璋也有点了解,知道那地方大致的情况。两人是一拍即合,此刻根本无心和别人纠缠,只盼着早点抵达建昌,然后率军继续往西南翻越横断山铃找到那片化外之地。

  他要走,但是薛洋却有意倚靠他们十万大军的威势逼迫王建在昌州城外的军队撤兵,所以两人合计了一下,在薛洋额外支付部分粮草为代价,两军合力朝着王建军逼近,十几万人的大军让王建的前线指挥将领亡魂皆冒,再也顾不上昌州原本已经可以拿下的现实,直接缩回自己的根据地渝州。

  完成了任务的胡敬璋不再耽搁迅速挥军向南而去。而薛洋也率军进入昌州。此时的常州守军其实已经接近崩溃了,根本不能阻拦薛洋的步伐。在天策军三万大军入城之后,薛洋也找到了此次负责坚守昌州的刺史常和。这位年过四旬的文人在关键时刻率领全城守军四千人死死守住昌州不放,激战至今已经十几天,其本人也在战斗中受重伤。

  薛洋让随军的军医给常和等受伤将士尽力治伤,安排天策军负责执勤,并通知北线已经进抵随州一线的钱宁军迅速挥军占领合州,先将西川全境收复。

  公元890年十月中旬,在长安已经下了第一场大雪的时候薛洋和钱宁在合州一代会师,两军合力之后派偏军轻取南方重镇泸州,主力囤积合州准备进入东川攻打王建。

  西川战事至此基本结束,已经坐镇成都府的拓跋思谏一面安排新上任的民政部官员和国民警卫队以及从北方各省抽调的巡捕厅人员进驻各地接管政务,安排赈济灾民等事宜。并且趁着流民不断的机会抓紧时间整修道路。而随着民政官员的陆续到位,成都府附近的土地改革也开始向周边蔓延,大量的土地被分给落籍的底层百姓,那些大小地主被强制性没收多余的土地。拓跋思谏的措施虽然比之前的李继鹏温和得多,但是却也没有给这些大地主大家族留下多少余地,短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措施被集中实施,也在逼迫这些掌握社会财富的阶层从土地上剥离,还社会一个公平正义。

  十一月底杨易放下前线道路修建的任务亲自率领两个国民警卫营抵达成都配合拓跋思谏将那些已经过了期限但是依然在对抗布政使府命令的大地主大家族一百多家全部抓捕,分散在各州县的其他州府衙门也在当地驻军的配合下镇压当前的动乱,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将整个西南大地的精华融入天策府的核心当中。

  在杨易抵达成都之后,薛洋将汉中集团军所有的部队全部集中起来合计共有十余万人于月底挺进东川,开始围攻渝州地区,东川战役正式打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