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集 赵氏孤儿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对于下宫之难,《史记·晋世家》延续《左传》记载,却又保存历史之真。晋景公、庄姬、栾氏、郤氏共谋发动下宫之难,赵同、赵括被灭门,景公达到削弱异姓公族目的,栾氏、郤氏就此打击政治对手,庄姬则扫除孤子赵武继承家业障碍,三方各得其所。其实倘若细察,方知下宫之难事件最终受益者,却是孤儿赵武。

  到赵武重孙赵无恤时,联合韩、魏三家分晋,自立为诸侯。赵国建立之后,在编撰国史时便需为尊者讳,将祖宗涉及乱伦、诬告、内讧、阴谋等不光彩历史重新美化。于是除《左传》下宫之难版本之外,赵国史官复增著“赵氏孤儿”版,以悲情代替阴谋。至北宋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掳,赵构便是“赵氏孤儿”。南宋末年,宋幼帝赵昺孤悬南海,再现赵氏孤儿事实。历史情境高度相似,以致宋人对赵氏孤儿故事尤其认同,延及后世,代替史实。

  镜头闪回。按下晋国,复说楚国。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十八年。

  庄王欲图争霸中原,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申舟奏道:出使临淄,需途经宋国,请大王出具国书,向宋公借道而行。

  楚庄王:今我国力强盛,齐又为向日方伯,两大国互聘,岂可向宋侯借道?

  申舟:如不借路,宋国则视我为入侵,可使人杀我。

  楚庄王:若宋国果敢杀卿,孤则发兵攻之。

  申舟:若以臣死,得宋国降服,则请即行。臣之家眷,便托主公!

  于是使齐,越宋国之境。楚使不向宋国借路而行,果然激怒宋公,于是派兵拦截,诛杀申舟,释其从者,舆尸以回。

  楚庄王闻报,投袂而起,发兵攻宋,但围宋都数月不攻。

  次年春,宋国派大夫乐婴齐潜地出城,到晋国请求救援。

  晋景公欲发兵救宋,大夫伯宗谏止:主公不可。古人云,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楚国正盛,我实不能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

  景公停止发兵,却派大夫解扬随宋使同归,劝宋公休降,假说援兵已发,很快就到。

  宋公信以为真,复命国人坚守数月,城内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庄王见久围不克,乃于城外筑室以居,并使将士耕种宋国之田。

  宋人见此,坚守意志动摇。宋公派右师华元夜入楚师,以厚币贿赂楚司马公子侧,请其说服庄王,将楚军退后三十里,使宋国保全不订立城下之盟颜面,宋公即唯命是听。

  公子侧字子反,不负华元所托,说服庄王同意,于是楚宋结盟,其盟辞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自此宋归服于楚,并以华元为质。

  周定王十二年,楚令尹孙叔敖突患痈疽,继而病笃。将子孙安唤至榻前,嘱以后事。

  孙叔敖:王数封我,吾不受也。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此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我有遗表达于楚王,谓我儿碌碌庸才,非经济之具,不可滥厕冠裳,庶几可延后世之禄耳。

  言毕而卒。孙安遂遵父嘱,将遗表呈上。其表略曰:

  臣以罪废,蒙君王拔之显位。数年以来,愧乏大功,有负重任。今赖君王之灵,获死牖下,臣之幸矣。臣止一子,不肖,不足以玷冠裳;臣之从子薳凭,颇有才能,可任一职。晋号世伯,虽偶败绩,不可轻视;楚民苦战已久,惟息兵安民为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愿王察之。

  庄王览奏叹道:孙叔大才,天奈何夺我良臣太早!

  即命排驾视殓,亲为祭祀,抚棺痛哭,从行者莫不垂泪。下葬已毕,乃以公子婴齐为令尹;召薳凭为箴尹,是为薳氏。欲以孙安为工正,孙安谨守父亲遗命,力辞不就。

  楚王亦知其才不足以治国,于是也不勉强,后以美地封之。孙安再次固辞,只请以寝之丘为食邑。因此携家出城,退耕于野,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

  孙叔敖死后,楚庄王虽日思夜想,但对其妻儿却置之不问,亦未知其家生活不敷。

  当时宫中有侏儒优人优孟,身不满五尺,滑稽调笑,极善取欢庄王。一日优孟驱车出于郊野,见孙安砍柴负薪而归。

  优孟迎而问道:孙安,你身为公子,何自劳苦负薪?

  孙安答道:我父虽为相数载,一钱不入私门,死后家无余财,安得不负薪乎?

  优孟赞叹而归,乃自制令尹孙叔敖衣冠、剑履,往内宫赴庄王之宴。庄王召群优为戏,优孟扮孙叔敖登场,习其生前动作,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楚王一见大惊,竟忘记孙叔敖已死,急下阶执手泣道:孙叔无恙乎?寡人思卿至切,可仍复令尹之职,辅相寡人称霸!

  优孟奏道:臣非孙叔,乃优孟是也。

  楚王道:卿休要戏耍寡人,可即就相位。

  优孟:臣老妻通达世情,曾以歌劝臣,勿就令尹之位。山妻之歌,王愿闻之乎?

  楚庄王:愿洗耳恭听。

  优孟遂捏其嗓音,效老妇歌曰:

  贪吏不可为而可为,廉吏可为而不可为。贪吏不可为者,污且卑;而可为者,子孙乘坚而策肥!廉吏可为者,高且洁;而不可为者,子孙衣单而食缺!君不见楚之令尹孙叔敖,生前私殖无分毫,一朝身没家凌替,子孙丐食栖蓬蒿!劝君勿学孙叔敖,君王不念前功劳。

  优孟歌毕,庄王不觉潸然泪下:孙叔之功,寡人不敢忘也!

  即命优孟,往召孙叔敖之子孙安。

  孙安敝衣草屦而至,上堂参拜,衣衫褴褛,状若贫民。

  庄王惭愧道:未料令尹之子,竟穷困至此乎?

  优孟:子孙若不穷困,不见前令尹之贤德也。

  楚庄王:既孙叔遗命,不愿其子就职当朝,可封以万户大邑。

  孙安固辞:君王倘念先父尺寸之劳,给臣衣食,愿得封寝邱,臣愿足矣。

  庄王奇道:寝邱瘠恶之土,于卿何利?

  孙安:臣子不知。惟因先父遗命,若非此地,他邑皆不敢受。

  庄王虽然疑惑,最终从之。

  画外音:孙安之后,传至子孙十数代,虽然朝中风云变幻不休,诸大夫相互争夺,但因皆谓寝邱并非良宅,其地名且凶,故此无人来争,永为孙氏基业,乃知孙叔敖先见之明。

  公元前594年,乃鲁宣公十五年。

  《左传》载:秋七月,初税亩。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鲁国开始按土地亩数征税,名为初税亩。从此,井田之外,私田开始纳税。通过初税亩,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初税亩出现,标志着中国税收制度正式形成,同时标志中国从奴隶制赋税向封建制赋税制转化,就此开端。

  鲁宣公闻发兵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