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集 儒学大家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主父偃感激天子知遇之恩,于是慨然上疏,反对分封,建议推恩之制。其奏略云:

  昔之诸侯,封地不过百里,强弱形势格禁,容易辖制。今之诸侯,有至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者,势缓则骄奢淫侈,势急就阻强合纵,抗拒京师。如削割其地,则必萌乱,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多至数十,长子代立王位,其余骨肉但无尺寸之地,致仁道不宣。望陛令诸王推广恩德,分其土地给所有子弟,使之为侯。则人人喜得其封,谁不从之?皇上此举,明以德施恩诸侯,实使诸王分割其地。未许三五十年,则诸王之势渐渐削弱矣。

  武帝览疏大喜,因从其议,乃下发推恩令,行于诸国。更封主父偃为中大夫,炙手可热,宠冠当朝。众臣见之,均欲巴结主父偃,府前车马盈门,旬月间贿赂竟达数千金。

  面对众臣行贿,主父偃来者不拒,毫无避忌。

  门客不解,由是问道:主公既受陛下之宠,不愁富贵,何必贪贿如此,自污清名?

  主父偃:卿其不知。我未发达之时,在齐国频遭儒生欺辱排挤。今既为中大夫,当使故国之人,知我富贵权势,以自愧也。

  门客:富而不贵,又何显耀于乡人?

  主父偃:先生之言,委实一语中的。我今既为中大夫,权倾当朝,诸侯皆必趋附。若将亲生之女,送入齐王宫中为妃,却又如何?

  门客:若果如此,则可一步登天,在齐国永为贵族门第也。

  主父偃闻言大喜,于是便命其门客为使,前往齐国,为己女向齐王求婚。

  当时齐国君主,乃是齐厉王刘次昌。

  厉王生母,乃是纪太后。因欲加固娘家势力,便效当年吕后之举,将自己侄女许给儿子厉王,使为王后。但齐厉王却亦与当年汉惠帝刘盈一般,并不喜其表妹。

  纪太后恼怒,乃使亲女管理后宫,除王后之外,将厉王与后宫诸妃就此隔绝。

  然而太后之女亦即厉王胞姐,竟因此与齐王乱伦,混作一处。

  绯闻传开,朝野皆知。纪太后未料弄巧成拙,至此后悔不及。

  便在此时,朝廷内宫却又出现差故。

  汉武帝生母王太后,欲将外孙女下嫁诸侯王,但未选定宜嫁何国,犹豫不决。太后身侧有宦官徐甲,乃是齐人,于是进言,宜将郡主嫁给齐王。

  王太后以为齐国富强,即刻应允,遂命徐甲为使,前往齐国议婚。

  主父偃闻知此事,以为机会难得,私约徐甲到府,请将己女作为郡主陪嫁,送入齐王宫中。徐甲因主父偃乃是皇帝宠臣,一口应允。

  由是前往齐国议婚,并说以太中大夫之女陪嫁入宫之事。

  齐王不敢做主,便就太后赐婚及中大夫要求陪嫁之事,一并征求母亲意见。

  纪太后听罢,勃然大怒:我儿已有王后,也有嫔妃,何需太后再赐!徐甲何许人耶?乃我齐国最贫贱者,因无生计,净身为宦,岂可为赐婚之使?至若太中大夫主父偃,亦贱民也,尚望将女,攀嫁君王乎!

  一口拒绝,毫无商量余地。齐王不敢违拗母命,只得以此回复太后之使。

  徐甲差事办砸,不敢以实情回奏,乃自编一通谎话,还报太后:齐王已经允婚,并谢太后恩德。但臣闻齐王与其姐乱伦,恐被皇上知之,降罪除国,则郡主必受其累也。

  王太后听闻齐王乱伦,遂罢其议,再为外孙女另择别国。

  徐甲又来见主父偃,告以婚事不谐,并齐国纪太后谩骂之语,一并诉之。

  主父偃闻此,恼羞成怒,由是对纪太后怀恨在心,决心报复齐国。

  由是思成一计,进奏天子:陛下将欲推恩削藩,此事有诸?

  汉武帝:此是贤卿之奏,何来问我?

  主父偃:然。陛下若是意决,臣谓应自大国始行。

  汉武帝:应自何国开始?愿闻先生高论。

  主父偃:若依臣计,当自齐国开始。

  汉武帝:齐国乃是先生父母之邦,因何言此?

  主父偃:臣既蒙陛下错爱,信用为近臣,又岂敢独爱父母之邦,以私废公?

  汉武帝:卿言甚善。然则其据何在?

  主父偃:天下诸侯,齐国最富,临淄人口百万,一日税额即达千金。齐王并非陛下近亲,岂能心向朝廷?早在高后之时,齐国便生叛乱;吴楚之乱,齐孝王也与吴王私通。今闻厉王又与其姊乱伦,举国皆知;陛下若不纠察,恐将生巨变。因此推恩分封,当自齐国下手。

  汉武帝闻言震惊,当即准奏,遂封主父偃为齐相,前往察查。

  主父偃既奉圣旨,遂率卫队离京,至临淄就任国相。因欲挟私报仇,便自齐王胞姊宫中宦官及侍女查起,命众宦宫女出首,尽吐王姊秽乱后宫之事,且供词中皆都连及齐王。

  齐厉王刘次昌闻此,惊恐万状。因早知前番燕王与其女乱伦,亦是被主父偃上书告发,终至身死国除。此番轮到自己,岂可幸免?思来想去,无计可施,于是服毒自杀。

  汉武帝闻报,既惊且怒。齐王既死,且无后嗣,齐国便被撤销,诏命设置郡县。

  至此,诸侯王便即人人自危,对主父偃又怕又恨,惟恐被其劾奏,灭国亡身。

  赵王刘彭祖闻此,因太子亦与姐妹乱伦,惧被揭发,乃谓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击。因趁主父偃在齐未归,上奏天子:主父偃身为臣下,谋害齐王,且受贿赂,赃证俱在。

  汉武帝览奏,恐诸王借齐王之死作乱,由是准奏,命将主父偃召回京师,投进监狱。

  面对有司刑讯,主父偃知道自己已犯众怒,于是招认有罪。但却择轻避重,只承认曾受诸国贿赂,并未谋害齐王,更未胁迫刘次昌自杀。

  汉武帝见到主父偃供状,以为所言是实,复又怜惜其才,便欲下诏,赦免其罪。

  闪回结束。公孙弘早就嫉妒主父偃之才,且受帝宠,于是趁机进奏:齐王自杀绝嗣,封国被废,主父偃乃是罪魁。陛下如不杀主父偃,臣恐无法向天下人交待也!

  公孙弘先害儒家宗师董仲舒,此时又坚持必杀奇才主父偃,阴险狠毒,世人不及。此公素不与人争,却每在关键之时恶毒一击,每击必中。

  武帝信以为然,于是诏命诛杀主父偃。

  朝中大臣皆恨主父偃喜好揭人隐私,因而纷纷落井下石,附议丞相公孙弘,上书要求诛杀主父偃全族。汉武帝为息众怒,只得准奏。

  主父偃伏诛长安市曹之时,国人观者如堵。一辆囚车缓缓驶至,受阻于刑场。

  囚车中站立一人,默默观看主父偃受诛,面无表情,目光如刀。

  主父偃受刑完毕,看客渐渐散去,囚车继续前行,驶过街衢。

  便有人问:此车中之人,却又是何方神圣,所犯何罪?

  旁有人答:悄声!此乃游侠郭解,逃亡在外多年,未料今日终于被捕。

  镜头闪回,叙述大侠郭解来历。

  郭解字翁伯,河内郡轵县人,是骊山老母许负外孙。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从不喝酒。幼时便即残忍狠毒,每遇心中愤慨不快,便即拔剑杀人。又不惜牺牲生命,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之徒,聚众抢劫,私铸钱币,盗挖坟墓,无所不为。朝廷每发通缉之令,调集高手搜剿,郭解却总能在窘迫危急之时平安脱身,世人不知其故。(本集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