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平静下的波澜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顺明摇摇头,笑骂道:“就你死脑筋。大明除了黄州,有江有河有海的地方多了去了。黄州下游的江西人口密集,吃不上饭四处沿讨的人不知多少。”

  “江西有长江、赣江、鄱阳湖,会水的应该不少吧?你为何不招募江西人?”

  “浙江多河、又沿海,戚少保都在浙江募兵,浙兵名动天下。你为何不想办法去浙江募兵?”

  “彭指挥使往来山东湖广,据说山东人彪悍,辽东人拼命,你为何不委托彭指挥使在山东募兵?”

  “啊……”施煊蔚张大了嘴,一副愕然的样子:“还能在外地募兵?”

  朱顺明神情一穆,正色道:“咱们能走多远,就看咱们的心有多大。大明地大物博,难道你们就只想窝在湖广过小日子?”

  “南方的大海波澜壮阔,北方的草原一望无际,东面的倭国盛产白银,西面的沙漠尽头有的是黄金。”

  “你们不想扬威大海?你们不想马踏草原?你们不想升官发财?你们不想多几个异国小妾?”

  “诸位,要将目标放大一点,眼光放远一点,胆子放宽一点。手中有枪,口袋有钱,咱们怕什么?”

  第一次,朱顺明在部下面前展露出狰狞的爪牙和可怕的雄心。

  在座的都是朱顺明的铁杆心腹,与朱顺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平日里朱顺明行事虽然张狂,但总的还是在大明律法的框架之下,只是略显桀骜而已。

  今日朱顺明的一番话,让在座的一个个呼吸加快、热血上涌。军人都是狂热分子,没人不想开疆扩土,没人不想位列凌霄。

  “誓死效忠老板……”

  “誓死效忠老板……”

  ……

  朱顺明压压手,平息众人的激动情绪,示意雷炎道:“将如今的情报给大伙说说。”

  雷炎站立,平息一下激动的情绪,恢复往日的冷静,清晰道:“先讲国内的。”

  “崇祯七年六月,前五省总督陈奇瑜将流寇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围困在陕西兴安州车厢峡。”

  “七月,建奴绕道草原,入侵宣府、大同、怀来等地。朝廷调正在围困流寇的曹变蛟部前往宣大驰援。”

  “不知何故,流寇突破陈奇瑜的包围圈,斩杀官军近万,逃往商洛、川渝、河南等地。围剿流寇功亏一篑。”

  “八月,陈奇瑜下狱,洪承畴代五省总督,继续围剿流寇。”

  “面对建奴入寇,朝廷发出勤王令,要求各地军队入京勤王。听说京城已经戒严。咱们在京城的探子已经几天没有发回消息。”

  “大明以外,建奴入寇朝鲜,一直打到平壤,逼得朝鲜答应互市。”

  “建奴还在蒙古草原上大肆征伐。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被驱赶到青海一带,整个大明北部几乎落入建奴之手。

  “建奴打通了北部线,使得朝廷花巨资打造的宁锦防线形同虚设,失去了防御作用。建奴随时可以从北部越过长城,入寇大明内地。我认为,建奴这次入寇,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老板早在崇祯四年就往辽东、草原上派遣了探子,今日才能熟知建奴的动向。可见老板早就将建奴当成心腹之患。诸位,建奴绝不是什么芥藓之痒,咱们要高度重视。”

  雷炎继续道:“在南方,崇祯六年发生了一场大海战,咱们到现在才收到较为详细的情报。”

  “海盗刘香勾结荷兰人,在福建一带烧杀抢掠,朝廷水师极力追剿,在料罗湾同荷兰人大战一场,大获全胜。”

  “朝廷水师的主力是受抚的海盗郑芝龙。此战后,郑芝龙在福建沿海一带势力大增,垄断了八成以上西洋贸易和九成五以上同倭国的贸易。”

  “据情报,郑芝龙集团有大小船只三千多艘,还不包括近海小渔船。根据参谋部的推演,咱们水师战胜郑芝龙部的胜算……不足两成。”

  施煊蔚不服气道:“那要打过才知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