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好不容易找了一个邻镇的一个伙子,据这伙子是家里独子,又个读书人,且家境殷实,家里口碑也不错,父母为人也和善,李老板托人前去打探了一番,心里也觉得不错,这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李老板满心欢喜的把女儿嫁了过去,以后从此以后女儿就能过上好日子,谁知这却是李姐人生悲剧的开始。

  也合该这妇人命苦,李姐刚嫁过去的时候确实是夫妻和睦,公婆慈爱,日子过得十分顺遂,可谁知好日子并不长久,李姐几年都没怀上一个孩子,她嫁的那户人家就急了。

  那家人也是厚道人家,也没有什么,只是花钱让两口去镇里县里找大夫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看,事情就不好弄了,竟然是女方的问题。别人家就算再厚道,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绝后呀。思来想去便决定给儿子纳妾。

  李家不舍得女儿受苦,也上门闹过几次,可是再怎么闹你们也是没理的,这个世道没有人家可以容得下一个不能生的妇饶,人家不能娶个不下蛋的母鸡在屋里放着,让自己家儿子绝后吧,最终还是只能让步。

  于是那户人家花钱给儿子纳了一门良妾回来。

  那个良妾也是一户穷人家的闺女,家里穷得很,为了给这个良妾的哥哥凑钱娶媳妇,良妾的爹就狠心把闺女嫁了过来,只为了那些不菲的彩礼钱。这良妾肚皮也争气,嫁过来没多久就怀上了。

  这下可把李姐公婆喜坏了,对那良妾越发的好。两相对比,对李姐也就更加差。

  那良妾刚开始还有点胆怯,毕竟李姐才是正室,但是自从有了身子以后,公婆夫君都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逐渐胆子就大了起来,看李姐也就越发不顺眼。

  俗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正室的妾不是好妾,没人愿意当妾,哪怕是良妾,到底也不过是家里的一个有些权权力的下人罢了,并没有什么名分的,没有婚书也没有在官府上档。若是惹恼了正室,随时都可以发卖出去。

  李家老两口原本自家女儿是明媒正娶的正室,那良妾到底也只是个妾,并不能影响到闺女在家中的地位,只要闺女立的住,日子就还能过下去。

  哪里能想到,从那良妾进门开始就只能是一种局面,不是你死就我死。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也就是东风压西风,西风压东风的问题。当然如果被压的那一方能够忍的话,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

  那良妾虽然出身贫困人家,没有什么见识,可却颇有些手段,她看不顺眼李姐,就成日里挑拨李姐跟夫君和婆婆的关系,李姐一开始还据理力争一下,公婆跟丈夫也还算向着她。

  可日子久了,公婆的脸色开始变了,见了李姐没一丝笑容,甚至隐隐有些怕晦气的嫌弃。

  夫君渐渐的心思也都放在那个大肚子的良妾身上。那个良妾进门的时候还有些低声下气坐立难安,可是渐渐的越来越趾高气扬,甚至对李姐颐指气使,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李姐才是明媒正娶的正妻,那个女人只是个没有名分的良妾。

  最后那良妾借口自己肚子里有孩子,怕将来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是个庶子,名分不正,怕被人看不起,提出想要当平妻,那家人思虑再三竟然同意了,李老板两口子再也受不了了,李老板亲自登门上门求了合离书。

  李家在清水镇有些人脉,那家人也不愿意跟李家闹得太僵,于是很配合的写了合离书。

  那个良妾也终于求仁得仁,坐上了正室夫饶位置。

  李姐合离这事在镇上也闹得沸沸扬扬的,王荷自然也听过一些,心里对那李姐也多多少少有些同情,这李姐回家后,镇上也有些风言风语,大多数人还是同情她的,也会顾忌些的,也有人李老板这是遭报应了,若是当年不退亲,哪能有这档子事。

  这些人的话王荷自然是嗤之以鼻的,李老板纵然有错,可也是一片爱女之心,明知对方是个病秧子,还要把女儿嫁过去,这换了谁都做不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