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荷点零头。

  买宅子这事越早越好,不赶紧定下来,把全家人都接进城里来,王荷总觉得心里不安。

  想到这儿,她又让香儿拿了笔墨进来,想着先给家里写封信,不管怎样,先把他们接过来。

  石头见她眉宇之间,带着几丝愁绪,心里也沉了下来,待王荷写好后,他也执起笔,写了一封家书和王荷的放在一起,让人快马加鞭送回去。

  李氏在第二日一早便收到了王荷寄来的信。

  桃给她念过信后,抬头看了一眼李氏的脸色,李氏的眉头紧紧皱着,脸色十分严峻。

  王荷的猜想没有错,她刚去府城不久,镇上的难民就多了起来。就连杜鹃村也经常有难民们三五成群结成伴儿路过,也有留在村子里不走的,就在田野里场子里还有村郊的树林里逗留徘徊。

  一向还算安宁平静的杜鹃村突然闯入这么些外来者,虽然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即使是讨饭,也是老老实实的立在院门儿外,用虚弱无力的声音的哀求着,可随着人越来越多,村子里的人警觉性也逐渐提高,不敢再放任年龄还的孩子四处疯跑着玩儿,哪怕是去邻家借个东西,也要把门儿锁上。

  李氏这些时日也严禁府中之人随意出门。

  杜鹃村的大部分村民对这些人也尽量保持着友好,讨饭上门,多多少少也会给点,多则两个黑面馒头,少则一碗稀粥。

  可这平静也仅仅只持续到八月中旬,在一场淋漓秋雨中被打破。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村子西头有一户人家早上起床后,发现家里的鸡少了两只,便顶着雨四处去找,结果在溪头的树林里发现了一堆鸡毛鸡骨头兼烧火留下的痕迹,而这个地方,正好停留过几个难民,现在这些人不见了踪影。把这家人气得够呛,女人从杜鹃村西头沿着河沿,一直骂到杜鹃村东头,男人则找到村长家里,要求把灾民们赶出李家村。

  那女人一骂街,倒把村民心底的怨气给骂了出来,很多村民们也开始向村长抱怨诉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又举例,某某个村子,在入村的路口就有把守,不准难民入内等等。

  李氏这些心里头也有些打鼓,自己家在李家村算是有些底子的,那些难民们初来时还顾及着他们家不敢轻易招惹,可若是时间久了,饿急了,那可就不一定了,李氏是经历过灾年的,她自然知道,人若真是饿急了,哪还姑上什么礼义廉耻,当年他们逃难的路上,可是遇到过连人肉都吃的,那场面,她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惊胆战。

  自进入九月里,每日围在院门口讨饭的人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

  李氏心善,又是经历过这种逃难的生活的,所以初始时,但凡难民们有求的,多多少少都会应下,每给他们一点剩饭剩菜粮食,他们也是感激涕零,吃完就走。

  可时间一长,每饭点,这些人便准时聚过来,搞得一家人每日都要多做几倍于平时的饭食,而这些人吃完东西,也不走了,就在王家附近的竹林里徘徊,专等着王家开饭。

  李氏便觉得心惊起来,现在王平安不在家,家里就她跟王老头老两口,还有桃这么一个半大点的孩子,她现在不敢让桃离家半步,更把家里的家丁都叫来,安置在后院的鸡舍和作坊里,日日夜夜守着,生怕一个不注意,那群人就冲了进来,这可是他们家的根基,他们好不容易才熬到今这般光景,可毁不得。

  桃扬起脸儿问道,“奶奶,咱们搬不搬?”

  最近村子里乌烟瘴气的,李氏也不让她出门。她在家闲的有些无聊了,也想去城里找王荷跟石头玩儿。

  李氏叹了口气儿,“我心里想着,避一避也好,这次旱灾,瞧着不简单,只是眼下你爹爹还未回来,你爷爷身子又不好,常年卧病在床,家里还有这么一大堆的家当,一离了人,房子家具啥的没人看着,还不让人给糟践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