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书房第1/2段
出了百日热孝,冯润就要随离京任洛州刺史的父亲冯熙前往洛阳,而她年长的几个哥哥却被留在了京都平城。
贵为太皇太后的姑母要他们进宫,陪伴小皇帝拓跋宏读书打猎。
消息传来,正在收拾行装的生母常氏突然来见了她:“妙莲,太师要送你弟弟始兴去皇家书院念书。”
太师冯熙四子冯夙,字始兴。
停了一会儿,又说,“还有嫡女清。”
皇家书院,顾名思义,是给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出名的如前朝汉宫太学,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魏宫算不得大,皇家书院仍然是设在明堂,集布政、祭祀和学习于一地,按规矩是不收女孩子的。
而禁中为小皇帝挑选伴读人选,也嫌弃她四弟冯夙年纪太小,手短脚短,不知道谁照顾谁。
为了能让四子冯夙进入皇家书院,她父亲太师冯熙找了皇上,又找太皇太后,最后成功把她四弟连同嫡女清一并以伴读的身份送了进去。
冯太师谦逊地表示:“凑巧的是,宫里也要为公主挑选伴读。”
于是,收拾好的箱笼,丫鬟们又打开,重新整理。
冯润看着欲言又止的生母常氏,只得说了句:“这是好事。”
“是的,是好事。”妾常氏回过神来,轻声道,“历朝历代皇上的伴读都是朝中重臣的世家公子。”
停了一会儿,又说,“虽然这里是太师府,但你知道的,天下承平时,文人素来轻武将。”
而鲜卑拓跋氏是以武功起家,朝廷掉了个头,格外重视武将。更要命的是,她的父亲太师所有荣耀加身皆是因她姑母地位,水涨船高,还有尚娶公主,可谓文武全才,到头来却文不成武不就。
洛州刺史是冯太师从政生涯少有的实衔,属文官,妾常氏这么说也是委婉。
然后,就听得常氏接着说,“你弟弟书念得好,太师府上请的夫子也夸他,只是自小娇生惯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去了宫里伴读,那就是天子实打实的近臣,有日后的荣宠自然也要肯下一番工夫。而冯润因为生在了一个好时辰,是继嫡女清后注定要进宫的贵人。
宫里出来的女官崔氏平日里也主要是教导嫡女清和她。
“宫里的一些规矩,你弟弟虽然愚钝,也是知道的。”妾常氏见冯润不语,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听说嫡女清将天子的一些喜好细细同她两个嫡出的哥哥说了,而三少爷是她一母同胞的,你弟弟年纪比他们都小,一时贪睡只听了个话尾巴。”
冯润不傻,太师府上人丁兴旺,姬妾儿女众多,心思便也多了起来。只是她也想不到常氏的消息这么灵通,今天吃过早饭,就有人叫住四弟冯夙,说太师书房有请。
太师府的孩子犯了错,第二天就会在早饭后上书房,哥哥们把这叫做“上朝堂”。冯润自小只见过哥哥们去“上朝堂”,从未轮到过她弟弟,因此这回吃惊不已。
三个逃过一劫的哥哥倒是兴奋,挤眉弄眼看着最小的一个弟弟:
呵,太师最宝贝的小儿子,启蒙比谁都早。
可不就是一个小小朝堂。冯润正在寻人打听,常氏就找上了她。
冯润领着常氏去了书房,坐在临窗的书案旁,小丫鬟青梅在一旁研墨。
书房之侧另设一间小小的茶室,小丫鬟丹蔻亲捧了茶出来。
院子里正收拾了。外间的丫鬟也不由的放轻了脚步。书房里一时很安静。
冯润稍稍沉吟,即伏案写了下来。
妾常氏二小姐的院子里来得多,书房却是不多,接了茶也只是看着书房角落的罗汉床:
会在早饭后上书房,哥哥们把这叫做“上朝堂”。冯润自小只见过哥哥们去“上朝堂”,从未轮到过她弟弟,因此这回吃惊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