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下战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2006年的第25届世界数学家大会,菲尔兹奖获奖名单,那可是大神云集,每一个都是真正的大佬,也被誉为近20年菲尔兹奖含金量最高的一届。

  四位菲尔兹奖得主中,既有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俄国数学家佩雷尔曼,那一年的佩雷尔曼甚至都没有到现场出席颁奖典礼,甚至迄今为止都没有领走那菲尔兹奖奖章。

  除了佩雷尔曼外,还有安德烈·奥昆科夫,他因为在概率论、表述论和代数几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杰出成果而获得菲尔兹奖,在他获得菲尔兹奖前,他已经名闻世界数学界,被誉为只要活着在40岁之前肯定会得到菲尔兹奖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是法兰西数学家‘温德林·沃纳’,他因为对发展随机共形映射、布朗运动二维空间的几何学以及共形成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了菲尔兹奖。

  相隔四年,除了那几个年龄大于40岁的受邀大会一小时报告者之外,其他7位有希望获得菲尔兹奖的学者,毫无疑问显得星光黯淡。

  而这7人之中,徐征刚年满20岁,是最年轻的,其他6人最年轻的也已经37岁了,其中有三位是已经40岁。

  在外面开设的盘口,徐征获得菲尔兹奖的赔率是最高的。

  坐在人群中央,吴宝珠神色凝重,拳头不自觉地捏紧了,他已经38岁了,一旦错过这一届,那么下一届他就不可能获得菲尔兹奖,这一生将与菲尔兹奖擦肩而过,除非他解决了七大数学难题中的某一个。

  赛德里克·维拉尼,同样来自于法兰西数学界,和吴宝珠紧邻而坐,食指在膝盖前轻轻地摩擦,不知道是单纯的紧张,还是正在祈祷。

  他同样也不年轻了,已经37岁的他,已经再也等不了一届了。

  毕竟4年之后,他就41岁了,他可没把握自己在未来四年,能够解决一道千禧年数学难题,能够让菲尔兹奖破例网开一面。

  徐征是最淡定的,他自然知晓菲尔兹奖的含金量和重要性,但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菲尔兹奖,因为到目前为止,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是1954年第11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J.P.塞尔,那一年他28岁。

  或许是感受到了台下目光的炙热,约翰·鲍尔面对台下的观众们友好地笑了笑。

  清了清嗓子之后,他用庄严而平稳的声音,宣读了第一位获奖者的颁奖词。

  “自从朗兰兹纲领诞生以来,它一直被誉为数学界‘大一统理论’,无数数学家前赴后继地挖掘着这一座宝藏,他证明了朗兰兹纲领中的自守形式理论的基本引理,让我们在数学界‘大一统理论’上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一位获奖者,来自法兰西的吴宝珠!”

  约翰·鲍尔语气郑重地宣布了本届第一位菲尔兹奖得主。

  在获奖人公布的瞬间,会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

  雷动的掌声如爆发的山洪,振聋发聩。

  徐征忍不住地看向了吴宝珠,这一位越裔的法兰西数学家。

  1967年,年仅30岁的加拿大数学家罗伯特·朗兰兹在给美国数学家安德烈·韦伊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组意义深远的猜想。这些猜想指出了三个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数论、代数几何和群表示论,实际上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从此以后,朗兰兹纲领就成了数学界研究的热门,在过去数十年里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每当在朗兰兹纲领上取得重大突破,数学家们往往得到国际大奖的青睐。

  比如2002年的洛朗·拉佛阁,便是因为证明了与函数域相应的整体朗兰兹纲领,从而在数论与分析两大领域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他凭着这一杰出成就,获得了菲尔兹奖。

  而现在,吴宝珠又凭借着在朗兰兹纲领上的研究,获得了菲尔兹奖。

  徐征可以预想得到,接下来十年甚至是数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数学家扎根于朗兰兹纲领的研究之中。

  随后第二位菲奖得主,是来自以色列的埃隆·林登施特劳斯,他获奖的理由是‘遍历理论的测度刚性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

  看着埃隆·林登施特劳斯欣喜若狂,徐征暗自嘀咕着,说实在的这一成就获得菲尔兹奖,有些显得牵强了。

  不过没办法,他也知道,并非是所有的菲尔兹奖都是世界级数学家,有时候也是会出现矮个子里挑高个子的局面。

  很快约翰·鲍尔便宣布第三位菲尔兹奖得主,那就是来自俄国数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他证明了统计物理中平面伊辛模型和渗流的共形不变量。

  徐征看着其貌不扬的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眼中不由得闪过一抹佩服,俄国数学家极具个性,研究也是别具一格,在过去百年时间,涌现了一批伟大的数学家,正是有整体朗兰兹纲领,从而在数论与分析两大领域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他凭着这一杰出成就,获得了菲尔兹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