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动荡不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虽然何进一个劲的劝说何太后,可是何太后依旧没有松口,所以最终何进还是一个人灰溜溜的回去了。

  其实张让明白,如今的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了,灵帝这样一去世,他们想要维持原先的权势只能放手一博了。

  确实当年的他们是想着和灵帝一起中兴汉士,可是随着权力的掌控,那种一言定人生死的人上人权势,渐渐的让他们迷失了自己,黄巾之乱肆意索贿,欺上瞒下,使得这大汉变得如今这般残破不堪。

  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如今尝到权力滋味的何进想要将他们全部抹去,那他们也只能想办法去制衡何进。

  当夜,张让等宦官聚于董太后寝宫。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騎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

  董太后意图削弱何进权限,何进自是不允。于是召三公入府,在三公的商议之后,次日,以董太后原系藩妃遣送回河间。当日,何进立即遣送董太后回乡,并围董重骠騎将军府以收印绶。

  次日,袁绍入大将军府,不久乃出。遂数日后,河间传训,董太后回乡途中暴毙。举柩返京,葬于文陵,大将军拖病不出。

  闻讯,袁绍入大将军府,与何进侧旁进言道:“阉宦欲以此来抑制大将军,险恶之心昭然若揭,绍进言此乃尽处阉宦之机矣。”

  何进于是再次进宫向何太后请旨。却不知,张让等人已然用重金贿赂了何苗与何太后。在何苗的劝阻之下,何进自是没有得到何太后允许。

  于是,郁郁回府。袁绍见大将军问曰:“事何如?”只见何进抑郁回答道:“太后依旧不允。”

  袁绍闻言,心下也是一凝,随即似乎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许多,缓缓的舒了一口气,对何进谏言道:“何不招四方英雄之士,勒兵进京,尽诛阉宦。彼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闻言,未及深思,便以拳击掌,畅然说道:“此计甚妙!”便发布檄文至各县,召赴京师。一旁的陈林与曹操纷纷出言制止,皆没有被何进听进去。

  及至众人出了大将军府,陈琳却拉着袁绍的手说道:“本初此次却是鲁莽了,若是外地军阀进京,凭京内之中怎可敌之,但若有变,当何如?”

  此刻袁绍方才入梦初醒一般,惊讶道:“孔璋此言事矣,却是绍思虑欠缺周全。”顿了顿不露痕迹的瞄了一眼一旁的曹操,才犹然心悸的说道:“此时,吾等应当何如?”

  陈琳闻言心下虽是埋怨不已,但也只能哀怨想不出个办法。见状袁绍看向了一旁的曹操,曹操见状稍微斟酌了一下也是幽幽叹道:“如今召令,已下吾等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闻言陈琳与袁绍也只能同样无奈的点了点头,袁绍接着说道:“孔璋、孟德,不如去我府中再行商议?”

  曹操闻言却是推辞说到:“操家中有事,见谅,恐不能同去。”见此,袁绍变和陈琳一同离去了。而曹操却一直站在那里目送他们离去,一直到袁绍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之中,其深邃的眼光却依旧盯着袁绍离去的地方,深深的看着。

  数日之后,各地藩镇也都慢慢汇聚到帝都洛阳附近。

  此时,宫内的张让等人也感到强烈的危机感。于是张让等人用重金收买何苗一起在何太后面前诋毁何进,于是渐渐的被蒙在鼓里的何太后便下令召何进入宫。

  何进入宫,其幕府幕僚只是不允。此事已然暴露,宫内定有谋划,但此事太后相召又不得不去。于是袁绍与曹操二人执剑护送何进。

  有与御林军挑选五百精壮汉子,着袁变应万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