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安土重迁,性格豁达第2/2段
送行回来后,向大叔皱起眉头:“老哥哥走了,这续写族谱的事,究竟要怎么办呢?身边懂老规矩的,好像就他一个人。”
向阳花安慰父亲:“阿爸不用担心,你还记得于老师吧,我已经联系上他了。”
“那个南京来的靓仔?他大学念的中文,有他帮忙准没错。不过,村里已经转了个遍,也没有见到他人啊?”
“他被发配农场改造,应该正在回来的路上。”
说曹操曹操到,就在当天晚上,向阳花念叨的于老师,出现在县城招待所门口。对方40多岁,却已经两鬓风霜。不过一双眼睛,仍然坚毅有神。
向阳花尊师重道,站在门口迎接,开口却有些哽咽:“老师,您这腿上,是不是受了伤?”
拍了拍女孩的头,于老师表现豁达:“不是你想的那样,农场的人还不错,没有故意折腾人。但是,那里山高路险,干活时难免磕磕碰碰。”
把人让进屋里,于老师露出微笑:“看来,几年前那一步,你们真是走对了。否则我现在回来,能搭拖拉机就不错了,哪有小汽车接的命。”
当年就是他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促使向家父女,下定决心弃家夜奔。
无论时间早点晚点,林毅这位穿越者,都可能会错过小船,从而二次命断黄泉。因此听完对话,他对这位老师,好感度立即大涨。
所以,大老板提出建议:“沙田村老家那边,计划捐建一所学校。这首任校长一职,我们夫妻都觉得非您莫属。”
于老师并不推让,反而面带憧憬,点头应承下来:“阳花那些同学,现在应该有孩子了。再过上几年,等到家长会上,就是校友相聚的场面。”
夫妻俩还没孩子,怕引起岳父不满,话题又被带往别处。
畅谈过后,于老师表示感谢:“说实话,虽然已经全面摘帽,但没有你们打招呼,我的工作调动,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毕竟现在火车上,挤满了返城青年。”
向大叔举茶相敬:“有位关校长说,孩子得到师长教导,功成名就后回报一些,在古代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向阳花立即接口:“就算现在,也是如此。我在伯克利念书,毅哥在斯坦福旁听,各种赞助和奖学金,我们已经花费不菲了。”
听到这里,大姐有点心痛:“学费已经很贵了,怎么还要别的钱?同样一笔钱,人家未必看得上;但如果投到老家,能产生百倍效应,我们会被当成菩萨供的。”
林毅也举起茶杯:“大姐不必多说,这第一所学校,只不过是投石问路。大禹基金那边,还有更大的计划。”
散场之时,于老师提出:“虽然学校还没落成,但我想提前支点工资。南京老家那边,多年没有音讯,我得会去看一眼。”
对方性格爽朗,说话时毫无扭捏,虽然是不情之情,却毫不招人反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