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魄力十足,金融平台第1/2段
蛇口工业区,是个政企合一平台。做它的老板,比起经营一家企业,影响力可要大多了。如果林毅能入股,就相当于既作裁判,又当运动员。
不过,袁老想都没想,直接摇头否决:“港资外资企业,我们欢迎入驻工业区。但工业园本身,不会实行股份化。”
对于重大目标,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林毅再次出口试探:“工业区是为企业服务的,公司有什么需要,我们自己最清楚。让老板参与管理,可以极大加快开发速度。”
“很抱歉,这跟我们的政策,是有严重抵触的。工业区已经立了规矩——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挤占出口配额,这些项目不引进。为了保证执行到位,控制权我们不能出让。”
虽然没有多说,但林毅已经明白,老人心里很有纲。“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企业投资以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出口为主”,之前他就听说过。
落后污染不要,这是不为小利所动。建立本地产业群,多为国家出口创汇,避免沦为低端产品倾销地。虽然不好明说,但林毅能够理解。
这位老人,虽然已经投入商海,但并非完全商人做派,而是有些诗人气质。‘生产型和外向型’,蛇口工业区的发展大方向,在他心中不容他人染指。
摸到了底线,林毅不再试探,而是提出其它问题:“国家政策,会不会朝令夕改?希望之窗,是否会突然关闭?投资还未收回成本,优惠措施是否会突然取消?”
虽然林毅明知,大方向不会有差;但这几个尖锐问题,他还是必须说出口。又不是红顶商人,其他投资者都问,他当然不能默默不语。
老人引来旁证:“三中全会闭幕那天,SH宝山钢铁总厂动工。总投资数百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项目。从建设到产能峰值,不用十年也要八年。如果没有长远规划,不可能上马这样的工程。”
谈到具体投资,林毅提出建议:“全面质量管理、产业供应链管理,天堂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主厂和协作厂之间,必须形成产业集群,才能得到规模效应。因此,我希望工业区,能划出一片专门地盘,作为电子科技工业园。”
“新兴的电子行业,科技含量比电器更高,我们园区竭诚欢迎。”袁董事长大手一挥,给林毅划出6公顷土地。
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对方的想象力,林毅是不屑一顾的。他示意费雪,打开公文包,掏出一份设计图。
“6万平方米,建个七八家工厂,容纳四五千员工,土地倒是够用了。但我要建立数套产业集群,至少拥有一百家工厂,容纳三四十万员工,那点工业用地哪里够?”
虽然是设计图,但袁老看了一会儿,眼睛都鼓了出来:“协作厂、总装厂、仓储区、商贸区、科研中心,火车站和专用码头,这哪里是工业园,根本就是一座电子城!”
因为条件过于简陋,三通一平暂时看不到,所以到目前为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