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智慧的力量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至于说烧钱的问题嘛,

  Emmm……科研有不烧钱的吗?

  不烧钱,设备从哪来?材料从哪来?知识从哪来?

  再换句话说,大数据修行的正确打开姿势,应该从花样烧钱开始。

  此前的两千三百万不过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要无数个两千三百万。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我是否要给自己建立原子对撞机?强子对撞机?”

  思想一不小心就放飞了。

  但楚飞马上就将放飞的思想拽了回来,再次检索自己此前的所有知识,却陡然有了惊喜的发现。

  这一次,所有的知识不再如同过去那样需要“检索”,而是已经化作了自己的一部分,只要需要,马上就能想到,甚至还能联系到过更多关联知识。

  如果说此前的知识,只能算是背下来了,成为“资料库”,存储在记忆空间里;

  那么现在的知识,就是化作智慧的一部分是,组成了自己无形的躯体,像手臂和手指一样灵活。

  心头一动,无数知识纷至杳来。

  这种感觉,酸爽,竟然有一种“通透”的感觉——仿佛世界在自己的面前脱下了衣服,所有的一切完全展露面前。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可以看穿了世界!

  或者应该说,因为我掌握了太多的知识,所以看穿了世界的本质。

  这就是智慧。”

  楚飞摇头晃脑。

  在这种近似顿悟的状态下,楚飞马上就完成了一次自我纠正:知识并不代表正确,很多知识本身就有疑问。如宏观物理、量子物理中间的衔接,至今都不够完美。

  还有很多知识都是经验总结的,如所谓的经验公式,这些知识很容易出现失效情况。

  这些经验公式可能符合99%、99.9%的现象,但永远无法满足100%的条件。

  在科学技术中,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了。

  比如流体计算,常用的都是“近似值”,永远都得不到“正确值”。

  “智慧的根基是知识,但知识并不完美。不过不完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不完美却不做纠正!

  比如,大数据修行中的思维模型!”

  一朝顿悟,再回头审查思维模型的时候,楚飞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思维模型的构建中,就不可避免的用到经验公式、近似值等。

  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只能无限接近完美。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做的就是“追求更完美”,并一步步逼近极限。

  想要超越极限,就必须跳出三界之外……就必须跳出三维世界的桎梏,达到高维世界。

  所以,大数据修行的根本原因,是追求乃至超越完美了。

  修行本身是科学技术的精华所在。

  但这样的大数据修行却是很难,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偷懒。这就有了半觉醒者、普通觉醒者、完美觉醒者的区别。

  而就算是所谓的完美觉醒者,也只能说是“相对完美觉醒者”。

  因为普通人掌握的知识,永远不可能完美。

  就那一个个流体力学的公式,想完美都不能。这是知识的先天缺陷。

  但我完全可以将那些不完美的经验公式剔除,或者放在外面的“壳”。

  大数据修行的根基,和计算机技术有些类似,其结构分为   这种感觉,酸爽,竟然有一种“通透”的感觉——仿佛世界在自己的面前脱下了衣服,所有的一切完全展露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