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蔡瑁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呵呵……还不是司马家那个小子能说会道,让我也动了心,想去长安看看。”黄承彦笑呵呵的答道。

  蔡瑁倒是知道黄承彦口中的司马小子是谁,这司马懿出身河内司马家,其父如今身为京兆府府尹,深受当今天子信任,其长兄司马朗也在朝中为官,担任散骑常侍一职。而司马懿本人据传也与天子关系密切,此次来荆州求学也是手持天子亲笔书信。

  司马懿就是一潜力股,与司马家拉上关系,对荆州世家来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司马懿在荆州世家子弟中很是吃得开,而他本人也是个善于交朋友的,既能和庞家以性情古怪著称的庞统亲如兄弟,又能跟刘磐、魏延这帮粗人打成一片。

  唯一和司马懿不怎么对付的,可能就只有诸葛家的诸葛亮。这二人都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弟子,按入门早晚诸葛亮算是司马懿的师兄,但司马懿的年纪却又比诸葛亮要大。偏偏诸葛亮又是个很注重长幼的人,对一直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小师弟”,看着自然就不顺眼,而司马懿对比自己小的“小师兄”,同样也不怎么看得顺眼。

  或许是命运中的宿敌,反正司马懿跟诸葛亮不怎么对付。相互拆台那是家常便饭,彼此算计那更是常有的事情。就像这回刘表接纳刘备一事,二人就对此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为此进行过一次争论。不过和以往一样,谁也没有说服谁。

  诸葛亮觉得刘备是百折不挠的英雄,而司马懿却认为刘备是个擅于伪装的伪君子,这次刘表接纳刘备,更以宛城相赠,说不准就是引狼入室。对于这二人的争论,司马徽严令不许外传,否则必会在荆州掀起一阵风浪。

  “那小子可有点过分了,就算是想要为朝廷效力,也不能打你这位大贤的主意呀。”蔡瑁开玩笑的说道。

  “呵呵……德珪说笑了,其实去长安一来是被司马懿说动了心,二也是想要避避麻烦。”

  “唔?”蔡瑁闻言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黄承彦出身江夏黄家,不过之前因为有黄祖在,黄承彦对黄家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排在了黄祖之下。如今黄祖死了,黄家需要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人物,也就想起了黄承彦。

  但问题是黄承彦与黄家的关系并不融洽。想当初,黄承彦在游历天下时认识了女儿黄月英的母亲,二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生下了黄月英。可等黄承彦带着妻女回到江夏的时候却遭到了黄家的反对。黄月英的母亲出身卑微,而黄承彦却是出身名门,贱女岂可为正妻?

  就是这么个理由,让黄承彦不得不休了黄月英的母亲。到后来更是一病不起,丢下年幼的黄月英撒手人寰。得到妻子病故消息的黄承彦这才后悔自己当初的懦弱,拒绝了黄家安排的亲事,独自带着女儿黄月英离开了江夏。

  这些年江夏黄家对黄承彦可以说是不闻不问,现在有麻烦了就想起了黄承彦,黄承彦也是有脾气的,哪会愿意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过为了女儿的将来考虑,黄承彦也未将此事做绝,只是推说要先去长安一行,回来再考虑出任黄家家主一事。

  黄家就是事再大,也不敢阻拦黄承彦去长安拜见天子,对此只能放行,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黄家还是以护卫黄承彦安全为名义,派黄祖之子黄射率领两百亲兵沿途护送。黄承彦对此不置可否。

  蔡瑁听完了黄承彦的解释,笑着说道:“姐夫,既然你全家要前往关中,短时间内恐怕是不会回来,怎么能不去父亲那里禀报一声?”

  “嗯,这点礼数我还是知道的,一会我就会去。”

  “别呀,姐夫,我不瞒你,我是刚从父亲那里回来,你现在去,恐怕会打扰父亲休息,不如明日再去。反正你也不是马上就要动身,早一天晚一天没多大区别。”

  “唔……也好,那我就明日再去。”黄承彦想想觉得蔡瑁说的也有道理,岳父蔡讽年事已高,既然蔡瑁刚从他那回来,那肯定又是有事请教岳父,自己这时再去,倒是的确有可能影响到老人家的休息。

  等到黄承彦告辞离去以后,亲自将黄承彦送走,并且明日陪黄承彦一起前往祖宅的蔡瑁立刻吩咐下人道:“快,快备车,我要马上去父亲那里一趟。”

  不提蔡瑁着急忙慌的去父亲蔡讽那里商议要事,单说黄承彦回家。刚到家门口,黄承彦就看到黄射正在与人争执。而那与黄射争执之人,正是司马懿跟庞统。

  “黄射住手!休得无礼!”黄承彦眼看黄射恼羞成怒准备动手打人,赶忙出面阻止道。

  “黄射见过世伯。”黄射见到黄承彦赶忙行礼道。

  “嗯,此二人乃我小友,你不可无礼。士元,仲达,且随我进去一谈。”

  “黄先生先请。”庞统、司马懿笑着说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