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夜话西湖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听到褚太后说话,桓温终究还是对着御案后的帷幔微微躬身,不过他随后说出的话,更令褚太后和满朝文武惊愕不已。

  “回太后的话,灭成汉之功,非十之八九在云台,而是全奈云台真人。当日真人闭关之时,臣与三万大军都被若兰仙子摄于《璇玑图》中,若非第三日真人出关放出我等,只怕早已全军覆没。”

  “《璇玑图》?这是何物?竟能将几万人装入其中?”褚太后惊讶的声音从帷幔后传出,她虽然知道世间有能人异士,却从未想过这些神话传说一般人和物竟然真的存在。

  “荒唐,若世间真有此等宝物?岂不是以一人之力便可得天下?”有人相信有人疑惑,自然还有人觉得桓温的话荒谬无比。

  质疑桓温的正是殷浩,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桓温刻意抬高云台道人的说辞。

  桓温看向殷浩,原本毫无表情的脸色露出一丝讥讽之色,而后淡淡的说道:“夏虫不可语冰。”

  一句话后,桓温便不再理会殷浩,而是看向褚太后身处的地方,继续说道:“云台观弟子数万,太后应该听闻过几年前的那个传说吧?臣只能说那个传说不仅没有夸大其词,甚至还不足以说明云台观实力之万一。”

  “请大将军细细道来。”褚蒜子的声音似乎有些急促,任谁第一次听闻这些神异之事,也会无比好奇的。

  桓温缓缓站起身来,面向着帷幔,而后朗声说道:“云台观有数万杂役奴仆,皆远胜军中劲卒,还有数千外院弟子,皆能飞天遁地,可以于千里之外,飞剑取人首级。更有内院九十九位道长,每一个都有移山倒岳、翻江倒海之能,其中云台九子,那皆是神仙中人,一人便可斩百万雄师!”

  桓温对云台观已经极为了解,他也没有对褚太后有所隐瞒,将知道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不过这其中桓温却唯独没有提及苏若兰和周诚。

  “那云台道人岂不是更加深不可测?他有如此实力,如此庞大的基业,所求又是什么呢?”褚太后到底是能够临朝听政的人,除了惊讶云台观的势力外,更是想到了周诚建立如此基业的目的。

  “这个恐怕就要太后亲自询问真人了!”桓温对着帷幔微微一拜,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随着桓温这一拜,褚太后沉默不语,整个大殿之中都变得安静起来。

  片刻之后桓温的声音再次响起:“时候不早了,臣多谢太后款待,这便告退了。”

  桓温说完,也不等褚太后有何反应,便衣袖一甩,在几个心腹的簇拥下,直接向着殿外走去。

  这一刻,桓温抛开了应有的君臣之礼,将这半月来心中积蓄的怒气,直接在这皇宫大殿上发泄了出来。

  桓温走出大殿,无一人敢出言指责,更无人上前阻拦。只不过他飞扬跋扈的权臣形象,倒是彻底形成在了满朝文武心中。

  “都散了吧!”桓温已经走出大殿,帷幔后才响起褚太后有些无奈的声音。

  一场宴会不欢而散,不过周诚却还不知道,建康皇宫之中因他而发生的这些事情。

  此刻他与苏若兰正立在一片平静的湖面上,远处有山峰岛屿,湖面上还有点点渔火,倒是一片恬静祥和之景。

  “这里是西湖?叔叔每到月圆之夜,来的就是这里?”苏若兰早已将神念散开,虽然她还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却也知道了这里就是钱塘县旁的西湖。

  周诚直接踏在水面上,脚下荡起微弱的波纹,他落下的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与盖丽娘最后分别的地方。

  “对,这里就是西湖,它以前还有个名字,叫钱塘湖。”周诚踏在水面,随意的走了两步,仿佛要在水中寻找曾经的足迹。

  苏若兰站在周诚身后,看着他有些莫名其妙的举动,越发好奇的问道:“看来叔叔与这个地方有许多故事,告诉我可好?”

  “东汉年间,有一女子,生于延熹三年,乃是先秦剑道宗师盖聂之后。因所修剑仙之道,尤擅刺杀,便得刺客剑仙之名,她叫盖丽娘。”周诚娓娓道来,果然如讲故事一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