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一要义是活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星赶紧作揖,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问道:“大公子怎么知道我在说故事?”

  朱高炽笑道:“我今天中午的时候,差人来寻你,却遇上了我二弟,他说你吃饭去了。还说啊,就算是吃了饭也不让你过我那儿去,因为你要给他讲故事。”

  周星一听,赶紧说道:“啊?还有这等事?我可是一点儿也不知道,二公子也没跟我说过。大公子恕罪。”

  朱高炽摆摆手,似乎对自己这个弟弟也很无奈,道:“罢了罢了,他就是这样的性子,我是不敢惹他的。”

  看他那神态,那语气,显然对自己这朱高煦已经不想多说。既然知道朱高煦是什么品行,那怪罪自然也就无从说起了。

  “不知道大公子找我,是有什么吩咐?”周星问道。显然朱高炽几次三番来找自己,总不可能是来喝茶聊天的。

  朱高炽命人拿出一本崭新的书来,道:“这是我命人日夜赶工成书的《声律启蒙》,你看看。”

  接过依旧散发着油墨气息的书本,周星感慨不已,这几千字的本子,竟然一天就能做好。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书的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都大大降低。要是在宋朝以前,印刷出这一本《声律启蒙》,用板子一页一页地雕琢,就算是十个工匠一起工作,一个月能完工就不错了。

  “大公子搞这个做什么?”周星问道。这印刷体没有手写体那么有美感,也没有书轴那样方便欣赏,看起来似乎并不实用。至少对于朱高炽本人而言是这样。

  朱高炽道:“难道你忘了?之前我跟你说了的,用这做蒙学啊。”

  所谓蒙学,就是读书启蒙,是认字阶段。

  周星一听,顿时吃了一惊。刚开始他还以为朱高炽就是随口说一说呢,没想到这家伙对这件事情居然这么上心,这会儿连样书都已经准备好了。

  看来这朱高炽,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在周星的印象之中,教育应该是官府的事情,各地不是都有乡学吗?这事情有的是朝廷负责,你个王爷家的公子操什么心啊。

  不过这话周星自然不会说出口,他想的是,朱高炽搞这个,应该跟自己没关系吧?

  重生大明朝,现在的周星已经学会一切都小心翼翼。在重生之前,周星曾经看过一本名字叫做《银狐》,里面有一句话,让他印象很深刻: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活着,第二要求还是活着,第三要求依旧是活着……周星觉得,自己最基本的愿望,是在这大明朝好好活下去。

  在这个皇帝动不动就要诛九族的年代,要安安稳稳活下去,其实很难。周星想跟朱高炽,保持九族之外的关系。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这上面来看,周星和朱高炽的关系,不在这其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天才的永乐大帝,据说在给黄子澄定罪的时候,就弄了个诛十族,这多出来的第十族,指的是师生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朱高炽因为这本《声律启蒙》而获罪,因为《声律启蒙》是周星所写的关系,那就在这第十族所包含的范围内。

  虽然历史上对于朱棣诛十族这个事情多有争议,但是周星还是秉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

  砍头的事情,能算是儿戏吗?

  “大公子,这上面怎么还有我的名字?这本书成书功劳全在大公子,我何德何能相提并论?”周星指着书本里的序言说道。

  当然,序言里面,朱高炽还是把编写这本书大部分的功劳归了他自己,周星的名字只不过是顺口提了一下而已。

  可这些周星都不在意,虽然说能跟未来的皇帝出现在同一篇序言里,听起来好像很光荣的样子。但是周星对这样的光荣却并不感兴趣。

  想想《鹿鼎记》开头的明史案,吴之荣告发之后,官府不正是按照序言上的名字一个个去捉人的?

  所以说,虚名这种东西,还是不要比较好。既不能吃又不能穿,关键时刻还能成为呈堂证供,简直百害而无一利。

  一旦《声律启蒙》成为乡学的蒙学教材,朱高炽的名字定然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为他以后的民望打下坚固的基础。

  这是朱高炽如此热情的原因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在序言里不惜耗费颇多笔墨,来说明自己为了这本书花费了多少心血。估计是写到最后,实在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才在结尾写上诸如“吾撰写此文,也曾得周星帮助”这样象征性的文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