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钟响起,帝国惊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朕……朕不知道……”

  “皇帝还记得那个探花范力峰吗?是他!不再北疆当兵报效,跑到偷跑到江淮去了!拿着伪诏,说是你给他的,和叛逆徐周勾结在一起,要反老夫。皇帝你说当怎么办?”

  魏垣慢慢的镇定下来了,道:“这两个都是乱臣贼子,朕,朕马上发诏书,叫大兵剿灭他们!”

  “皇帝有这个态度就好,去,敲钟!十二声!”

  “诺!”

  伍柯身边的一个侍卫领命而去,在皇宫中有一座大钟楼。这座钟一般时间不会响,在大朝的日子会响三声,大型庆典会响六声,遇到危急情况会响九声,只有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敲响十二声。大魏立国以来还从未响过十二声。

  铛~~~铛~~~铛……

  金钟响起,在邺城的夜空中回荡,每一声撞在了人们的梦中,将梦乡敲的稀碎。商贾百姓再难入眠,官员们,忙乱中穿好衣服朝着皇宫嘉元殿赶去。

  宫中全面戒严,每隔几步就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嘉元殿已是灯火通明,奉召而来的官员们在殿中等候,说是等候更像是监禁。皇帝和伍柯等人则在旁边的侧室中,王冼云走出高声道:“伍公传召,首席执笔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倪然、户部尚书同平章事韩光熙、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陶瑞恕。”

  这三人都加着“同平章事”的衔,实际上就是宰相,大魏所有的三省六部承袭前朝。三省中书门下尚书,此三省被政事堂所取代。六部的实权长官加衔之后入政事堂成为宰相。政事堂设立之初是为了加强皇权,宰相执政事笔,首席执笔便是首相。而魏垣敬授朝以及明宗朝伍柯把握大权,兵部尚书由伍柯兼任,所以陶瑞恕以侍郎入相。

  三人神情严肃的走进偏殿侧室,中间是一张长桌,桌上摆着地图。魏垣和伍柯分立两侧。倪、韩、陶,跪下行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免礼。”

  起来后,魏垣又道:“伍公在此,参拜。”

  三人再次躬身行礼,道:“见过迟国公。”

  伍柯直入正题,语出惊人道:“叫你们过来不为别的事,只有一件,保咱们的皇帝,要不要迁都,你们议一议。”

  皇帝魏垣、太监马琪、首相倪然、兵部侍郎陶瑞恕目瞪口呆。魏垣问道:“什么?迁都?”

  伍柯道:“你们都是老夫亲近的人,这些事老夫也不瞒着,光熙,说与他们。”

  倪然道:“情势已是十万火急,北方草原熵人撕开了北方边界防线,正星夜兼程的南下,据报离邺城只有五百里路。西北大都督伍锋宇急报,西北的苒人攻势紧急,西北地方恐难抵抗。南方淮南道徐周叛军勾结南方梁国,攻掠我方十三城。”

  以上这些内容全是八百里加急,不进兵部,直接送进迟国公府。所以具有国防部性质的兵部,相当于国防部参谋总长的兵部侍郎陶瑞恕才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是天下太平。

  伍柯呵了一声,道:“皇帝啊,你那一封密诏好厉害啊,不光我大魏的兵马听令,就连蛮族外国都来救驾了。调动天下嘛!”

  魏垣听得韩光熙的报告可谓惊喜交加,惊的是各方兵马齐来,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喜的是现有局面终于打破,只要乱他就有重掌大权的机会。

  表面上魏垣装出悚然之态,道:“伍公你冤枉朕了,朕哪里会做那样泯灭人伦的事,您就是我的父亲啊,哪有儿子要杀父亲的。”

  事实上,在魏垣逐渐失去耐心的时候,伍柯却在渐渐失去戒心。之前那一副刀剑逼宫的画面和刚才的恫吓可以说是伍柯对魏垣最后的试探,魏垣的表现叫伍柯满意,魏垣成功过关。危机四起,伍柯最怕的是魏垣作怪,导致后方不稳。既要做最后的探查,也要吓吓他,叫他断了不良企图。

  伍柯换上笑脸道:“皇帝不必害怕,老夫知道了你的心,你的心跟老夫是连在一起的。”

  “是,伍公说的不错。伍公是朕的亚父!亚父一定要救朕!不要把朕交给叛贼。”

  伍柯放心了,道:“皇帝尽可安心。”

  陶瑞恕不冷不热的问道:“伍公要迁都,那要迁到哪里去呢?”

  伍柯在地图上一指:“济州!”

  陶瑞恕道:“河北、西北不要了吗?”

  伍柯冷声道:“老夫何曾说过不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