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火铳大生产(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步就是打造铳管。

  只见在刘君韬的指挥下,王一锤和徒弟用一根已经提前准备好圆柱体的钢芯做冷骨,先将做铳管的熟铁烧至红热,然后将坯料取出,用锤把炽热的熟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

  并在包铁的过程中不停的抽出钢芯用水冷却,防止钢芯和熟铁焊在一起。卷成的铁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这一步王一锤做的很熟练,一番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旁边的徒弟也是和他配合默契。

  此时如果按照明军制造鸟铳的方法,第二步就是焊接了。

  明代对弹道知识匮乏,认为火铳越长威力越大,致使火铳为了增加长度,铳体都以单筒卷成,然后一节节焊接,发展到后世满清的抬枪,枪管甚至长达两米。这种焊接方法制成的铳管很容易炸镗,工匠们把是否焊接的天衣无缝的铳管当做制铳成败的关键。

  胡德兴交给刘君韬的那杆碗口铳就是如此打造的。

  到了明末时期,明军工匠投机取巧,造成了很多事故。纪效新书中记载:“近来,洞晓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不任怨任真责成工匠,听其卷成铁筒,粗细薄厚不均,甚至单筒卷成,举即炸损。”

  越是容易炸膛,士兵越排斥使用,以至于明朝一共制造出几万支鸟铳,而实际装备部队可以用于实战的却很少,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仍然使用原始的三眼铳!

  此时,刘君韬指导的方法则是完全不同的双层复合式铳管,与单筒焊接法不同,刘君韬的方法是在钢芯上裹以红铁,当第一层铁包裹好以后,在这层铳体上再裹一层,使内铳的接合口被外层铳体包裹结实形成复合体。

  从技术上来看双层复合铳比单筒焊接铳科学,铳体接合更坚固,虽然用这种铳管无法做出很长的鸟铳铳管,但口径可以做的比第一种鸟铳大,因而有限距离内威力也大。

  打造铳管的过程中,王一锤按照以往的经验认为短管不如长管打的远,便和刘君韬说明了一番,但是见刘君韬坚持如此,便不再说什么。

  第二步就是修整内膛。

  这时的铳管还是粗胚,且芯体不直,膛内也粗糙不平,除了把管身外部打磨光滑,最重要的就是用钻头将铳膛钻大、钻光滑。

  在明代,一般的钻头都采用堕子钢,钢性并不是很硬,而且都是人工钻膛,所以打造鸟铳所需时间的一半都是在钻铳膛,而且每天最多只能钻一寸,想要钻完用时可长达一个月。

  纪效新书记载:“鸟铳原孔甚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

  在刘君韬看来,明军鸟铳生产效率低得令人发指。解决的办法有两方面,一是改进钻头,二是改变钻孔方式。

  制造钻头的钢很好解决,现在兵仗局就可以炼制出优质的钢材来,不但可以用来制造钻头,而且还可以用来打造将来必须要研制的车床、冲床等设备。

  至于钻孔方式,刘君韬想到的方法,便是采用水动力简易车床。日后等条件成熟之后,刘君韬打算在将建议车床改为精钢打造。

  所谓简易车床就是一个放大的横置手摇钻,不过是用水力代替手摇。

  原来钻孔是人工一寸一寸的钻,而且竖着钻,费时费力,采用简易车床则是将枪管横向固定在一个可以转动的架子上自行旋转,钻头刀具水平进给,这样钻孔的效率比原来提高数倍,原本要钻一个月才能钻出一根铳管,现在只要五六天就可以钻出一根内膛光滑的优质铳管。

  此时,刘君韬将水动力简易车床的图纸也交给了张白圭,让其立即在兵仗局打造。

  幸好当初在修建兵仗局的时候,刘君韬就已经考虑到可能会用到水力,便命人提前将鱼山集外的一条小河改道引了过来,并且在兵仗局外修建了一个小型的水坝待用。

  铳管制作成功,还可以看作对原有工艺的改进,接下来的制作就是革命性的改进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