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侯望第2/2段
杨离按下疑虑不表,跟着稚夫一起去侯望烽燧。与后世明长城不同,这里的烽燧紧挨着塞墙,建在地面上,伞盖型的屋顶,披着茅草遮风挡雨,但主体还是山石堆砌,没有石灰浆抹缝,所以四处漏风,燧内呼呼作响。
这是燧卒日常巡视的临时处所,稚夫在里面支起篝火,架上陶罐煎药。局促的燧内空间,只供两人席地而坐,听得杨离的疑问,稚夫反是奇怪的看着他:“某代燧史侯望一日,彼便予某一文铜钱,一月少说多拿十文,哪里找这稳当的买卖。”
杨离听得眉头紧锁,边塞物价奇高,一领布袍就要四五百文,这一文钱哪够一天的代役,便说道:“乃这般病况,何不告假于上峰?”
稚夫摇了摇头:“某家没得田地,阿母也有了年纪,织不动布,小妹今年要嫁人,可嫁妆都没有,某跟燧史说了情况……”讲到这里,稚夫压着嗓子,跟杨离悄悄道,“以后彼予某每月多五文,可是好通融。”
杨离皱着眉头,跟他分说这收益不对等,不想这人倒是知足常乐,掰着手指算着日子,计划着赶上小妹出嫁,喝上一杯妹夫敬给他的酒。他念叨起来,便十分高兴,脸色都红润了些,并劝诫杨离罢了讨要公平的念头,安生守燧。杨离有意争论,但到最后,被对方一句“燧史与傅侯长有旧”,便把他的念头,生生的摁了下去。
燧内顿时就有些沉默,除了呼呼作响的风声,便只有柴火噼啪的声响。
稚夫并没有在此事上纠结,踉踉跄跄的站起来,给杨离讲解整个侯望系统,他指着石燧内留的一个缺口道:“这是瞭望口,可以远探漠北状况,若有敌袭,便举烽火预警。”
他引着杨离到燧外勘察,传说中的烽火台,就挨着候望的石燧。
烽台底边长两丈,高三丈,平顶,上建小屋,即望楼,四周有女墙,头顶是半露的草篷,燧卒登台阶上望楼,瞭望远处敌情。若有异状,就举烽火,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所以才有了“烽燧”的说法。
烽台上,有芦苇堆成的圆形火堆,叫“积薪”,用火引之则燃,石燧内,靠墙放着一溜的“苣”,就是芦苇扎成束的简易火把,可手持预警。另外还有“画天田”、“修悬索”等一干侯望事宜,倒也是嘱咐的十分详尽。
“乃这跛夫,还有闲儿理这些细碎。”
黑牙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嘴里衔着根草芥,腰里别着镰刀,说道:“若无侯望事,吾等每日要伐茭八十束,还不随某同去。”
茭,就是干草,是牛马的饲料,用于烽燧马匹的喂养。伐茭是一项十分繁复的劳动,就像是割稻子,腰弯久了,就酸的好似蚂蚁咬心。他们在山岭深处活动,身边都是扎手的芦苇茅草,黑牙割了十来束,就一屁股坐在大树桩上,捂着腰叫累,让杨离先搭把手,他自己却不停的东张西望,神色焦急,杨离问他是不是等人,他就不耐烦的撇开话题。
“汝记得再多割八十束。”
“为何?”杨离不解。
“燧史那份茭草,向来由新丁出力,乃这跛夫若是想吃这燧粮,就要记得这吞远燧,究竟是谁在掌事。”
杨离听他口吻油滑,就知道这小子在诓他,燧史那份必是两人平摊。不过他也不戳破,眼下他需要拿到燧史的警候符,所以必须要争取到另外两个燧卒的支持。这警侯符虽然并不能用于出塞,但却是烽燧报送人的唯一信物,光是燧卒的直符,是不能通过哨卡,将军情呈进侯部的,所以获取警侯符,是他接下来计划的关键一环。
今天,是二月十三日,满打满算,就只剩下十五天,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
他埋头苦干,争取时间,不过即便再卖力,这一百六十束的茭草,也足足让他从早上割到下午,等到回土坞交差的时候,不是意外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