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十万负翁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刚刚王弘毅已经给他介绍了丁友立和贾成玉,谢劦也知道这两人是王弘毅的得力助手,也算是他的亲信,对他们自然客气。

  这一次王弘毅带着两个助手过来,摆明了就是要正式跟花城无线电厂谈合作的事情。

  这让谢劦十分高兴,这表明王弘毅是真的看中电子产业,自己跟着他一起干,肯定能够赚到钱。

  中午吃饭的时候,谢劦详细介绍了一下花城无线电厂的情况。

  “实际上,这个厂技术、产品都不错,它原来叫国营七五0,改革开放之初,它成为原电子部首家‘军转民’试点企业,进入民用电子领域,自行设计、研发、生产了我国第一台收录机、电子计算器,当初的南虹牌黑白电视机一经问世便供不应求。”

  “只可惜,辉煌没有持续多久。电子市场不断发生巨变,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全国从事军工电子配件的企业全部转型生产家用电器,最多时出现了近百个品牌的电视机、录音机。珠三角地区电子企业迅速发展,七五0厂却由于旧体制的束缚与落后观念的羁绊,未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再加上深城建市后七五0厂调出包括总工程师在内的250多名骨干支援建设,使得它的经营跌入低谷。”

  “去年七五0厂便已经资不抵债,成为亏损大户,因人均负债高达十万元而被称为‘十万负翁’,市里面也想了很多办法,拨款、联营,但都无济于事。”

  “上个月,有上层领导到市里面调研,正好有一个老部下是在无线电厂工作,得知了厂子的情况以后,便专程前往了解情况,并作出指示,说要通过改制,激发活力,步伐不妨大一点,要敢闯敢试,虽然花城不是深城,不是特区,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束手束脚。所以,市里面这次下定决心,要推动无线电厂的改制工作。”

  贾成玉问:“那现在,除了我们,还有其他公司感兴趣吗?”

  谢劦摇头道:“暂时没有听说,毕竟这个厂规模不小,而且冗员太多,不好安置。所以市里面才没有办法,准备下岗一批员工,精简一些产品线,剥离一部分资产,轻装上阵。不过,听说,也有一些小的电子厂,正在挖他们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些想要接手他们的生产线。”

  王弘毅道:“那我们要抓紧了,不能让他们把这个厂切割得七零八落,接手以后再发展也困难得多。”

  谢劦道:“下午,我那个朋友带着电子厂的副厂长马海舟过来,跟我们见面详谈。这个马海舟是搞技术出身的,他不希望电子厂被分割,说电子厂的基础还在,真的把人都下岗了,设备拆了,再想发展就难了。他一直说,无线电厂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没有找到发展方向,机制不够灵活,适应能力不强。”

  王弘毅笑了笑,这个马海舟,他有一点印象,是花城无线电厂破产重整以后第一任厂长,最终带领无线电厂走向了重生,成为全国领先的无线通信导航设备整机研发制造商、全国实力最强的金融电子设备和服务供应商。

  “他说的很有道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达成共识。”王弘毅笑着道。

  谢劦道:“马海舟原来是想找电子相关的企业谈合作,不过听我朋友介绍了你的情况以后,他才愿意来。他还说,你是一个干实事的人,有情怀,就算不能合作,见一面也不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