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龙游浅滩(1)第1/3段
11月的深圳,天气渐渐转凉,正是一年最舒适的时节,位于深圳南山区后海湾的深圳大学里弥漫着树木的芳香和野草的腥味,小鸟的歌声穿过斑驳的树荫,消失在宽阔干净的道路尽头。秋风拂过,将淡淡的海潮味和淡淡的鱼腥味洒在宁静的校园里。文山湖畔、杜鹃山上的勒杜鹃开得正旺,团团簇簇的,引来了很多游人前来赏花。唐龙背着黑色背包,踩着斑驳的树荫快步走向文科楼,今天上午十点有一节现当代文学课。
来到深圳大学两个多月后,尽管唐龙依然会时不时地把深大和武大放在一起默默对比,为无缘武大而感到难过,但毕竟也适应了深大的文化和学习环境,而不适应又能怎么样呢?他当初不敢违抗父母的意志,在高考志愿上填报心仪的武大,就得接受命运的安排。
“唐龙。”
唐龙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和一声尖锐的刹车声。他回过头,看到穿着白色T恤的方飞云正跨在一辆白色捷安特山地自行车上望着他。
“嗨!方飞云。”唐龙向他挥了挥手。
“昨晚从猜火车回去睡好了吗?”
“还行,你呢?”
“两个人折腾到凌晨两三点,一个字——累,对了,”方飞云打了个哈欠说,“《银桦》杂志正在征稿,你可以投稿。”
“我很少投稿,写诗一般都是取悦自己。”
“不要埋没才华,要多展示一下自己。”
“得了吧,别取笑我了,我有啥才华啊!”唐龙笑着说,
“白素梅也喜欢诗歌,杂志上经常会刊登她的诗歌。”
“是吗?”
“是的,人家是真正的才貌双全,喜欢她的人简直从后海排到了前海。”
“有机会我把你拉进文学社微信群,在群里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
“谢谢你。”
唐龙和推着自行车的方飞云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教学楼下。距上课只有五分钟了,他朝们小跑上楼,教室里面坐满了人,只在最后两排有几个空位,来的大部分是汉语言文学系的同学,也有一些其他系的学生,教室里面的人用齐刷刷的目光望着他和方飞云,他低着头,右手拽住胸前的背包带,跟在方飞云背后赶紧朝里走去。
这节选修课是《新派武侠研究》,主讲老师是中文系的孙宇教授,他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职业作家,同时也是深圳大学的客座教授,研究新派武侠多年,在新派武侠研究这个领域里有不小的名气。
整个课程,孙宇老师先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开始讲,然后讲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王度庐、黄易、萧逸、卧龙生……而今天,孙宇老师讲的课程主题是《武侠中的“江湖”概念》: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江湖,是武侠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语,看过一些武侠或是武侠电影的人,应该对这个词语耳熟能详。这个词儿最早出现在于《庄子·大宗师》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庄子的散文里,江湖指的是自然地理概念上的江湖河泊。后来,‘江湖’的词义发生变化,成了远离朝廷与统治阶层的民间地带和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到范蠡助勾践完成复仇大业后,急流勇退,‘乘扁舟泛于江湖。’到唐代时,‘江湖’逐渐演变成武侠作家普遍认同的特殊符号、文化概念。最早出现在唐代李功佐的《谢小娥传》中。《谢小娥传》中写道,‘小娥父蓄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婿同舟货,往来江湖……’”
&ems整个课程,孙宇老师先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开始讲,然后讲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王度庐、黄易、萧逸、卧龙生……而今天,孙宇老师讲的课程主题是《武侠中的“江湖”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