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到底只是妇人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陈氏进宫,受了诰命的规格,皇后却重拿轻放,与魏离没走之前的雷利手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少人猜测,皇后与李嫔交好,是为了拉拢川渝总督手中的权势,近一步壮大虞家在京城里不可撼动的一人之下地位,而江湄与皇后的亲近,似乎也更加应证了这一说法,虞家自己手握重兵,更是拉拢了中原要塞的川渝和护城江家稳固位置,如今家中两子也都随魏离上了战场,一旦打了胜仗回来,虞家必定是功高震主,虞澜清的这个皇后之位,怕是要坐得比魏离这个皇上还要稳固一些。

  更有甚者,说虞家这般处心积虑的谋划,也是想要学赵成帝的例子,让虞澜清也如同穆裕皇后一般,将赵成帝的江山都拽在自己的手上,据说,当初赵成帝上朝时候说的话,下朝之后批的折子,全都是穆裕皇后一手包办,赵成帝则完全沦为了当时穆家手中的工具,而今虞家的所作所为,与架空皇权,拥兵自重的穆裕皇后有何区别?

  这样的话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不出小半月的时间,便说得有鼻子有眼,像是真的似了,京城里的文官素来以大学士余德老太师为首,老太师年余六十,桃李满京城,其父更是先帝的启蒙恩师,如今老太师虽然已经不在朝为官,可官场上的前朝文官里,至少有一半都是出自余老太师的门下,就连魏离也对这位老太师尊敬有加,礼让三分,是以在这样的传言动荡下,余老太师的说话风向便显得格外的关键。

  余老太师人不在朝中,却始终心系朝纲,早前不少文武官之间朝堂上的争执,背后都有余老太师授意的缘故。

  余老太师祖上七八辈,都是读书人,大魏开国前几朝,因为要打仗稳固疆土的缘故,都十分看重武将,一直到大战平息,各国安稳后,大魏才渐渐开始重视起农商文,其中以鼓励文人治国最甚,也是在那个时候,余家渐渐在朝堂上打拼出一份基业。

  到了余老太师这一辈,靠着祖上的荣光和庇佑已经够在朝堂上站稳一席之地,偏余老太师也算是余家祖祖辈辈里颇有才华的那一类,接手国学堂以来,培育出不少的精英文者,先帝在时,便时常称赞。

  所以在余老太师的眼里,魏离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如今以为自己当了皇帝,便能一手推翻多朝以来奠定的格局,剥削了旧贵族旧臣的势力和利益,更是对余家进行了大大的打击。

  最要紧的一点,还是余老太师和虞千齐,曾经有过一段不快的过往,结下过梁子,如今虞家一跃成为了武官之首,嫡女还做了皇后,眼见着就要权倾朝野,而当初魏离迎娶虞澜清的时候,余老太师就曾大呼荒唐,对此很不满意的,认为一介武夫教养出来的女儿,就算是美得如同天仙一般,也定是粗鄙野蛮,不通教俗的,哪有文臣家中的大家闺秀来得端庄持重?

  可虞澜清是太后定下来的人,余老太师受太后敲打,最终是隐忍下没有发作,如今京中流言四起,皆是冲着虞家和虞澜清去的,余老太师便借着这股东风,办了一场诗会。

  余老太师做东,朝中过半的文官都参加了,还有许多慕名而去的世家子弟等,乌泱泱一大堆人,在京郊寻了处山清水秀的亭子,还请了书记先生,要把吟诗作对的句子都摘录下来做成书册收藏起来,多日不上朝的文官们遇到如此盛会,都当作是向余老太师学习取经的神圣之事,瞬间风靡整个京师。

  可这文人一多,诗词作对中,难免就会牵扯上许多的个人情绪和当朝政事,余老太师挑了个头,故意提起边疆战事和赵成帝的事情来,含沙射影的先赋诗了一首,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是读书人,词句用字的刁钻上,都能看出个中深意来。

  诗会办了三日,厚厚一本诗集整理出来后,由余老太师亲自提名为‘百文赋’,印刷流传于上流社会之间,掀起了一场久违的诗热,就连不少闺阁里的女子,也寻来拜读。

  这本是件风雅事,可余老太师并不仅是止步于此,他挑起这事儿,可不是为了在魏离离京期间给京城搞些茶余饭后的娱点,他从一开始,便是奔着虞家和虞澜清去的,流言纷纷下,有人专门寻了这诗集来,到虞千齐跟前,过分‘解读’了一下。

  诗集中多次以赵成帝为主题,含沙射影里,便是指着穆裕皇后的荒唐事迹为后人所不齿,像极了如今的虞澜清,华美的外貌下,藏着的是狼子野心和狠毒谋划,虞千齐自己如何是无所谓的,可这些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如今仗着魏离边关打仗,虞家的山清水秀的亭子,还请了书记先生,要把吟诗作对的句子都摘录下来做成书册收藏起来,多日不上朝的文官们遇到如此盛会,都当作是向余老太师学习取经的神圣之事,瞬间风靡整个京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