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拜师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行人出了东宫前门,又往前走了良久,庄寅才出声告辞:“长公主殿下送到此处便够了,再往前走,只怕外人见了也要多说几句。”

  豫安颔首,笑叹道:“今日宓阳拜师一事,多谢先生了。”

  “长公主殿下客气……”

  话还未说完,不远处忽而有人唤了一句:“参见长公主殿下。”

  这边二人齐齐转过头。

  庞眉白发的老者一身朱红官服,眉宇间风骨依旧,苍老不显。

  老者径直行到二人跟前,朝着豫安躬身行了礼,转而看向庄寅,沉声道:“庄大人。”

  庄寅表情未变,语气却是松了几分:“原是荀阁老。”

  豫安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两人一眼,笑道:“二位大人既是有话说,本宫便不多打扰了,先走一步。”

  话毕便微微颔首,同张妈妈等宫婢一道往东宫的方向行去。

  眼看那边的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去,荀阁老稍稍眯眼:“先是成了太子太傅,而后又同豫安长公主有了交情……一朝回京,你倒是突然变得抢手了起来。”

  庄寅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似是在自嘲:“荀阁老说笑了,若是真的抢手,又怎么会被庄家赶出来?”

  荀阁老冷哼一声,转眸看向他:“庄家的内里早就败下去了,如今不过只是还剩下一副好看的空壳尚在,亏得还能让你如此挂怀。”

  庄寅扯了扯嘴角:“庄家本不至于沦落成如今这副模样……许是我当年真的做错了罢。”

  抿了抿唇,他不欲在这事上多说,重新换上了一副笑脸:“且先不说我,荀阁老刻意留下,是想同老夫说些什么?”

  他停顿了片刻,转了转眸子,瞥向正站在不远处大道上一身朱罗官服的青年:“让老夫想想,莫不是与你这长孙有关?”

  被人毫不在意地将来意揭破,荀阁老强忍下抽搐的嘴角,冷目横了庄寅一眼,话音却是稍稍软了下来:“我那长孙什么都好,只是年纪尚小,为人处世的经验不足。你搁外头行走了多年,有些东西看得比老夫我还清楚。且……”

  “且今日瞧着你与豫安长公主同排而行,估计是已经收了那位宓阳郡主入了门下。”偏过头轻咳一声,荀阁老僵硬地继续道:“两个都收了,想来再收第三个也没有什么大碍。”

  庄寅表情一凝,心下暗骂了一句老狐狸猜得倒挺准。面上却是笑眯眯地迎上荀阁老闪躲的目光,怪异道:“把你孙子给我带着……荀青山,你这张老脸,不要了?”

  话音刚落,荀阁老立刻转回头,老脸微红,却是强撑着恶狠狠道:“当年夺嫡之争,是谁帮着你避过庄家和皇族的耳目,一路安稳地离京的?庄寅,你如今这是要过河拆桥?”

  庄寅笑容顿时一收,垮着脸:“别说了别说了!我应下还不成么?”

  荀阁老深呼吸一口气,下一刻已经恢复了一副无情铁面,干巴巴道:“多谢。”

  话毕,拂袖便去寻自家长孙。

  庄寅撇撇嘴,理了理袖子,沿着玉白石道往宫门的方向走:“臭老东西,可见过谁有求于人还摆着一副黑脸的?啧啧,什么德行?”

  嘴里嘀嘀咕咕着走远了。

  豫安再回到东宫的时候,岑黛早已经将书册整理完毕,托了宫人送回长宁殿,此时正捧着书册窝在暖阁的软榻上。

  “怎么不见你承君表兄?”豫安捏了捏小姑娘的脸颊。

  岑黛笑得娇憨:“表兄在书房里。年节将近,朝中也快休沐了,留下来一大摊子的事务要加急处理,表兄忙得不行。”

  豫安点点头,心下有数。这段时日想来正是杨承君最忙的时候,不然也不会连同庄老先生学习的时间也挤不出来。

  “既如此,宓阳便随娘亲先回去罢。”豫安牵着小姑娘从软榻上站起来:“省得留在这打搅了你表兄。”

  岑黛理顺了裙摆,乖巧应下。

  母女二人同杨承君道了告辞,转道去了御书房请安,而后才回了长宁殿。

  ——

  室内暖香蒸腾,岑黛撑着脑袋翻阅着庄老先生早年的读书注释。手札并不算多难懂,是杨承君挑出来让岑黛读的第一本,算是入门。

  身侧豫安揉着眉心,桌案上摊着几卷账册,正是宫中最近梳理出来的账册。越璟帝忙于朝政和年末的诸事收尾,没空兼顾其他,豫安便将宫内的一应事宜揽到了自己身上。

  四下安静时,张妈妈推门小步进了厢房内,并不避讳一旁的岑黛:“公主,驸马递了消息过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