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 扬陆舰第2/2段
不料随军的美国记者是个愣头青,上来就问黄天仰腰间那支银光闪闪的柯尔特手枪是不是珍珠柄的,大大扫了黄师长兴致。一个怀揣新式战术,出其不意出现在日军背后,近乎拯救盟军的将领,当然不会带一支娘娘腔的武器,他的手表比罗斯福送给褚亭长的那块都要贵十倍,怎么会带一把廉价的手枪?
黄天仰正要掰扯这个严重错误,褚亭长的电报到了,访问只能草草结束。于是记者发稿时,自说自话把黄天仰形容成一位注重仪表和细节,喜欢佩戴小巧首饰、珍珠柄手枪,喷洒法国香水,谈吐优雅、举止得体的将领。总之这名刚刚毕业的记者,出于好意试图将黄天仰塑造成有别于中国军人刻板形象的另一重面貌,但是想象过度,效果适得其反,他的文字让人感觉到隐约的扭捏和女性化。
与褚亭长后撤命令一并到的,是后方再次遭遇核攻击的消息,这让黄天仰觉得有些担忧。他认为褚亭长的这个命令是错的,此刻正应该由他的部队直接攻击西贡,才能牵制敌人进攻,但是他担心命令其实不是褚亭长发出的。褚亭长曾经对他说过,自己处处料敌先机,算无遗策,恐遭天妒,或早或晚必有一劫,就如诸葛孔明一般。说这个话,当然是褚亭长为日后抽身离开做准备,不料黄天仰当了真,觉得是褚亭长是在暗示他需要一个姜维一样的接班人,而那个人正是自己。
他越是这么想,越是觉得褚亭长可能遭遇不测,他的判断和坂垣差不多,就是后方信息混乱,盟军发布的消息显得欲盖弥彰。
如此,黄天仰决定违抗命令,按原计划向西贡进攻,如今挡在他前面的,只有几个残破日军部队,全都不满员,他决定以自己侧翼的攻势,来缓解正面压力,这不是违抗军令,而是一重责任。
褚亭长那边已经洞察到海上日军集结,正急着要用黄天仰这支预备队,迅速穿越柬埔寨进入泰国。情势每个小时都在变得更诡谲。
此时,陶明章的部队严密监视着马来与泰国的海面,防备日军登陆。陶明章是个细致入微的人。2个月内,他在泰国沿岸,修建了大量的工事,配合原来各港口已经存在的泰国与日军修建的要塞,形成体系,防止敌人在自己侧后登陆并夺取港口。
他本人经历了1937年,日军在上海月浦的登陆战,研究了日军在南洋与澳洲的几次上陆作战,找到了日军的弱点。弱点在于,陆军上岸前,必须依赖舢板在近海,进行二次转乘。通常运兵船会在一两公里外的海面上,掩护的军舰则更远(为了防止搁浅)。小船在靠近岸边时,没有什么火力和防护力,非常脆弱,轻武器可以阻挡,而整个转乘以及上岸的过程,又极其缓慢,没有4时,不可能在摊头建立一定纵深的登陆点,在攻占港口前,这些部队,也不会有重武器。
所以他在一线的兵力并不多,后方集结机动兵力,随时准备利用公路机动,抢先在日军登陆的局部形成兵力优势,将其赶下海。
他的战术不无道理,但是这次,日军将在进攻中投入一种2000吨的扬陆舰(登陆舰),这种专用船只,不但可以在浅滩直接上岸,还具备一定的火力和装甲。这些船夜并非只能运载步兵,么事可以携带重武器。
第一批登陆舰于黄昏时,抵挡春武里府沿岸。船上装载着近卫第二师团的一个联队。他们的任务是突然登陆,切断黄天仰可能回救陶明章的沿海公路,坂垣的计划颇大,所以没有头痛医头在防御较弱的柬埔寨展开登陆,而是直接在泰国上岸。
在泰国沿岸看到日本军舰,对于中国部队并不新鲜,对他们来说,如果货船云集海面,才是可怕的,日本军舰倒是没什么,通常放几炮就会走。士兵们没有从船只轮廓判断出这是登陆舰,他们也从未见过登陆舰。
前线战壕里的士兵,观察着敌人船只动向,它们既不靠近,也不远离。过了一会儿,突然有旋翼机飞到头上侦察,情势变得严峻些,这些飞机不可能飞过泰国湾,显然在海平线后面看不到的地方,有一艘准航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