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 曼谷海岸防御第2/2段
由于陆军没有军舰,所以这些武器全都装载在民间航海士驾驶的运输船上,陆军正在研究自己的海上兵种——陆军船舶兵,不过这会儿还不赶趟。
日军装载了重型*的运输舰,毫无防御装甲,白天进入要塞视野就等同于自杀,于是他们等到了业力。
夜间,攻击船悄悄靠近海岸,同时从马来起飞的日本轰炸机起飞,它们将对曼谷进行一次概略轰炸,使用新式*。轰炸精度自然不足以摧毁要塞,但是目的在于让沿岸碉堡,在城市燃烧的火光中映衬出来。这些碉堡日本拥有全部图纸,知道它们全都位于沿岸制高点上,背后没有山体遮挡,只要背后有些许光亮,就能从远处看到堡垒轮廓。
日军轰炸机飞抵曼谷上空时,城区进行了灯光管制,但是仍然有特工在城区附近纵火,指示目标。大约60架轰炸机,在曼谷上空投下100吨*。曼谷的大量木结构建筑,陷入一片火海。这是开战以来,日军第一次大规模轰炸泰国的民用目标。
火光映衬下,曼谷海岸边几处制高点上的要塞轮廓显现出来,攻击船抵近到了4公里内,这是*的最远射程。
这次日军使用的,仍然是海军淘汰技术改装的重型制导武器——龙2型反堡垒*。由于陆军的需求与海军相反(海军需要射程,而陆军需要弹头够大)所以总能从海军淘汰的垃圾堆里找到一些现成的东西。
这种*与攻击黄天仰的线导龙式*大同小异,只是更大,更笨。由于材料问题,导线仍然只有2000米长,否则导线太重,会在飞行中自行扯断。但是日军测试发现,2公里长的导线引导足够了,因为*一旦进入稳定自动驾驶,便可保持大致直线飞行,击中4公里外,15X10米固定目标的概率接近7成,这样的精度足够在5公里距离上攻击碉堡或者楼房。于是因陋就简,一种头用途很狭窄的武器诞生了。在有经验的射手手上,最初两公里的线导过程中,可以根据*尾部火光判断横风对水平移动的影响,做出预判和提前修正,命中率将更高。
要塞守军为陶明章独立炮兵营,他们预计敌人的攻击可能来自于黎明。但是碉堡正面的混凝土厚度达到1.5至2米。日军巡洋舰以下火力无法构成威胁,而要赛装备的4门明智四十五年150炮,足够摧毁巡洋舰。须知,要塞炮的一个理论优势在于,炮位固定,无需如海上火力一般,计算横摇纵摇,相对于同等火力海军炮,可以在更远距离上发挥火力(当然,实战中要塞炮与海军对射,很少占到过便宜)
士兵们都摩拳擦掌,等着天色放亮,好打这一仗。
日军在4公里外,发射了他们的秘密武器。V1平台的一个优势在于尾焰很小,不容易从正面看到。要塞里守军显然看到了发射火光,但是无法跟踪*,日军操作手,在低速行驶的船上。慢慢修正*合并目标,其实不难,毕竟目标不动。只要先调整高度,然后根据平均偏移,估算横风导致的偏航范围,加入修正值,通常风向左,那么就像右修一点。由于*的低速度,导致操作员并不需要手忙脚乱。
龙2*使用了钢制*头,弹头后面是半吨重的*。虽然速度很慢,但是*本身的动能还是十分了得,所以并不需要使用时髦的破甲弹头技术。
第一枚*击中碉堡正面,巨大的爆炸将正面防御带破坏,虽然没有完全摧毁防御的,但是在滠口下方,凿出一个巨大的凹陷。第二枚*再次命中碉堡,这次之间撞进要塞,延迟引信在0.5秒后爆炸,将整座要塞连同那门150大炮炸上天。
陶明章在曼谷司令部指挥救火,听到了海岸传来巨大的爆炸声,他用望远镜望向火光冲天的海岸,他最倚重的四座堡垒中的一座完蛋了,是不是有特工摸上去,引爆了下层弹药库里的炮弹?每座碉堡周围都有子堡和雷区铁丝网,南机关不应该还有这么强大的能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