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缘分第2/3段
林清嘉和林爸爸随着人流出了火车站,便涌上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身上穿戴的或多或少有些红色。有的是帽子,有的是袖章,有的胸牌......
有个留着中分刘海,化着淡妆的女生走近。林清嘉看着她,觉得这个女生有种让人心生亲近的感觉,又隐约看到她袖章上志愿者几个字。
便怯生生地唤了一声学姐,谁知那人一听,脸上是怎么也藏不住的得意。林清嘉哪里知道,眼前这个“学姐”其实是个老师,而且还是她们院里的老师,更是她们班上的辅导员。
在茫茫人海里,认识一个人,也是极大的缘分。
话说这刘雯,接过她之后便将她带给另一个女生。当着她们的面,刘雯说,这位女生也是个参加迎新的学姐,并让女生带带林清嘉。
接待林清嘉与林爸爸的这位学姐叫班茗芳,她自我介绍时说的。林清嘉也知道了,原来她们是同系的,看着她多了些亲近。
刚开始那位学姐还不知道林清嘉是她同系的学妹时,接待周到却也不是那么热情。
得知后,那小脸,怎么形容呢,好像中了大奖。
每次开学季就是学校各大社团、组织招新的时候,新生开学季则更是热闹和“疯狂”。
许多社团、组织的成员,为了完成迎新任务和招新指标。从车站到学校,从食堂到寝室,好说歹说只想把人劝进自己的社团和组织。
那位学姐是学校记者中心的学生记者。当然她说她们一向都称记者,不是自动屏蔽“学生”二字,而是指导老师的要求。
老师们为了使学生在记者中心里得到真正的锻炼,让他们对外都称记者。也算是一种心理暗示,激烈他们以真正记者的工作作风来要求自己。
在工作时不能把自己当学生,即使面前学校大领导也要从容,认真完成采访报道工作。
她快速地向林清嘉讲解了记者团的组成、福利和一般工作内容。
原来H大记者中心是一个和学生会、团委平级的校级大组织。大的分,则有网站和电视两个大的传播渠道。网站传播,是只有文字加图片的报道,下设文字记者部和摄影记者部以及编辑部,构成还算简单。
文字记者主写稿,摄影记者主摄影,编辑则是将它们的结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的宣传效果。
为更好的采写新闻,他们在各二级学院又再作站点。在网站工作的对应二级学院文字、摄影记者,需要为自己所在的学院专门收集素材。
编辑根据新闻性质和重要程度作出把握,提交给指导老师来决定最终登上学校官方网站的内容。
而电视传播则丰富很多,在这里电视传播只是一个大概念,当然不单是电视。
下设的部门则多了些,制作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也同样有记者部、编辑部。只是这两个部门的记者工作时,需要有很高的配合度。
实际上他们能力,是可以任意切换的,这与他们的训练和工作性质有关。因此,这两大部门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关系更为融洽,常有聚餐团建。
播音部,字如其名为播音而设,所以对记者的普通话有较高要求这是必然的了。播音部又分播音和出镜,播音记者的硬性要求就是口齿清晰、字正腔圆,无地方口音,总之普通话水平在记者中心里得到真正的锻炼,让他们对外都称记者。也算是一种心理暗示,激烈他们以真正记者的工作作风来要求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