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六章:林家大院第1/2段
林家落村坐落在群山环绕中的小盆地内,进村和出村都只有一条必经的穿山隧道,维系着村内百余户人家与外界的联系。
在经过300余米的穿山隧道后,眼前的景色便豁然开朗起来。往来纵横、阡陌交通,一栋栋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仿佛世外桃源般的景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的徽派建筑大多都保留比较完整。
林家落坐落在群山之间,木材资源丰富。所以家家户户的房屋都以砖、木、石雕建筑为主。且其工艺、手法皆已到登峰造极之境界。不论是梁头、门楼、扇门,还是窗棂、柱墩皆经过精雕细琢,内容多以人物、动物、花木、八宝博古、云头、回纹、几何形体及诗文为主。题材上运用广泛,以人物为主的有名人轶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如“文王访贤”“竹林七贤”等。雕刻技法采用浅雕、深雕、镂空雕等多种类型,层次多样,刻画细致入微。各家各户甚至找不到雕刻形状一样的图案。可见古人匠人之精神、手艺之高超。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而在林家落,主要供奉的,自然就是林氏宗祠了。林家自明末弘光年间迁居于此,历经300余年,已传八代,如今已是村里最大的姓氏家族了。据老一辈的族人说,当年林家迁居过来的时候,一共来了四兄弟,为首的大哥成立了后来的林氏宗室一族,其余的三个兄弟则各自成立了分家,慢慢发展成了现在林家落庞大的林氏家系。
在这样的家族中出生,林鹏自然很小就有很多亲戚长辈了,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七叔、八舅的,那是叫都叫不过来。直到今天,有些人的关系,他还是理不清楚。
昨晚回家的时候已经接近凌晨,林鹏久违的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美美的睡了一觉。母亲没有动自己房间的东西,各种摆设都和自己走的时候基本一样,给人一种亲切和安心的感觉。
早上伴随着一声鸡鸣声,林鹏从睡梦中缓缓醒来。耳边传来厨房“啪、啪、啪”的刀板声,那是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林鹏趴在床上,懒懒的抱着枕头不愿起来,想在自己的小窝里多待哪怕一分钟。
但这小小的愿望还是被打破了,妈妈似乎听到了房间内微妙的动静,从厨房那侧走来,敲了敲林鹏的房门。
“林鹏!起来吃饭了!”
“知道了、知道了!马上起来!”
在好一顿催促之后,林鹏不情不愿的从床上爬起来,穿起了衣服。
推开房间的木质板门,落入眼眶的是一片开阔的庭院,庭院由四周房屋的屋檐挑出围成,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两边的房间是住人的厢房,前后则是连接前院与后院的通道。前院是林家日常就诊和存药的地方,后院的面积要更大一些,功能也更繁多,除了有厨房和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外,这里还有一个大院子。院内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槐树,林家的林氏宗祠也正是建在院内,凡是族内有新人结婚,或者有大事要宣布,都会来这里进行集会。会议一般都由林鹏的父亲林萧主持,族里管事的长辈一般都要出场,一般一来就是坐满了整个院子。这种场景林鹏自小就已经见过好多次了。可以说,这里就是林氏一族族权的象征,也是凝聚族人向心力的地方。
林鹏轻车熟路的穿过厢房,来到了后院,只见母亲正用木盘端着一碗碗瘦肉小米粥朝我走来。
“去!给你爷爷他们端去!”
母亲见我已经起来,将木盘交到我的手上,说道。
“好嘞!”
我看着这新鲜出炉的小米粥,顿觉肚子一阵咕咕叫。赶紧接了过来,穿过一个个走廊来到了前院的客厅。
客厅的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写作“德医堂”。是林家每年定期为附近的乡亲们举行“义诊”的地方。每年的那一天,林鹏的爷爷和父亲都会坐在这个大厅内为前来看病的乡亲们做免费的“义诊”。林鹏自小也是在这一天要好一顿忙活,又是忙着抓药、又是帮忙拿东拿西,经常会忙的找不着北。附近一些林家的长辈、晚辈们,也会自发的前来帮忙。
据说,这个传统是从第一代搬迁到此地的祖辈们就开始传下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林家在当地一直都很受爱戴和尊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