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只要在朝中还能说上一句话,也绝不会袖手旁观的。”镇国公将茶盅重重往方桌上一搁,瓷盏与紫檀木碰撞,发出颇沉钝的声音。

  “如今内阁中仍是以章铤马首是瞻。”林宪将茶盏轻轻放回,眉头紧锁。

  “也难怪,章铤从前就是皇上的伴读,一直以来被皇上视作心腹,当年的事跟他绝对脱不了干系!”镇国公同仇敌忾地说道。

  “这些事,桩桩件件,都得从头记忆,可恨我如今只在翰林院任编修,并不掌什么实事。”林宪思虑渐重,镇国公却想到他在二十二岁的廷试上便由皇上亲自点了探花郎,已经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了。

  算来他今年二十有五,却还未有婚配的意思。大夏朝的男子,十五六便会订下亲事,十七八便可成家立业,他如今虽然仍住在伯府,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镇国公不由提到:“薛家的两个孩子需要慢慢打算,好事多磨。只是你自己的事,有没有考虑过?”

  “我自己?”林宪从年少起,满腔满腹装的便是心中大计,完全想不到镇国公指的什么?

  “可有中意的女子?”看林宪一幅茫然不知的样子,他干脆直接点出来。

  林宪一听,恍然大悟,自己先笑了一下,说道:“这件事晚辈还真的没有认真想过。”

  “连一个留意的女子也无?”镇国公有些诧异,按说二十五六的男子,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不过他忽然想到林宪的处境。婚姻大事是父母之言,武清伯对他这个庶出的长子向来不大上心,亡妻去世后也没有再续正室,虽然听说伯府内院中事都是林家大小姐一手打理,但一个未嫁的妹妹怎么好为哥哥议亲呢?

  “你若真有喜欢的女子,我倒是可以让你婶母为你说亲。”

  镇国公口中的婶母就是他的长媳,镇国公世子夫人甄氏。向来婚嫁第一步都是男方托德行出众的妇人到女方家提亲,甄氏名门闺秀出身,又有世子夫人的诰命在身,不少仕宦人家都想请她。

  林宪仍是摇头,“晚辈实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心中筹谋之事一日悬而未决,我一日无心理会这些。”

  镇国公奈他不过,也只得叹口气道:“日后等你二弟成亲有了绕膝的儿女,幸福无比,你小子可不要后悔。”

  林宪微微笑了笑。二弟,林泓诲,他要娶的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怎么会不幸福呢?只是,他曾经,或许直至如今,也在垂涎二弟即将得到的这份幸福。

  上一次见到浦月,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她小时候就不喜欢“林宪哥哥”,长大了怕是从未正眼瞧过我。林宪在心底默叹,自嘲地轻笑,又摇摇头。

  镇国公见他摇头,以为他并未把自己的劝导放心心上,也就撇过这件事不提,只谈论些近日朝中发生的事。

  “无非是山西派的弹劾山东派的,山东派的又联系南京的同年,燕京这边的弹劾风波刚平静一些,南京的折子又蜂拥上来。这些言官是惟恐天下不乱的。”林宪这几年在翰林院不断学先人治事典例,一边也冷眼旁观朝中的动向。

  “这些言官,平日干实事的一个没有,整日吃饱了就只知道在皇上面前放两个屁!”镇国公嗔道,“你日后有了正式编职,会大有体会的。”

  二人正谈话,外边丫鬟进来说,大小姐来了。

  “这孩子,不在后面好好待着,跑到前院来做什么?”镇国公一边疑惑,一边让孙女进来。

  钟弗换了一条裙子,身后的丫鬟跟进来,手里捧了副茶壶茶盏。

  “祖父,林大人。”少女行了礼,一直微微低着头,柔声说道,“孙女想今晚在会仙楼吃得油腻了些,特地给祖父和林大人沏了壶消食的红茶过来。”

  “这些事你叫丫鬟做就是了,何必亲自来。”镇国公让孙女把茶放下,“早些回去歇着吧。”

  钟弗心有依恋,但不得不缓缓地出了书房。

  “钟姑娘。”

  不想刚要迈出门槛,被一个沉沉的男声唤住,她心里“咯噔”一下,又打起了乱鼓。

  “林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林宪觉得直接问姑娘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腼腆地笑了笑,但想到家里那个小丫头,还是忍不住问了:“敢问钟姑娘,身上穿的这裙子在哪家成衣铺子售卖?”

  钟弗被问得脸一阵阵发红,心里庆幸自己站在门槛边,灯光昏暗没人察觉。咬了咬唇,她说道:“这是牙绯色云鹤纹妆花纱,倒不是在哪儿买的,是今年生辰别人送的礼,让绣娘赶着做的。”

  她这几句话说完,手心儿似乎都出了汗,十分紧张,但姿态仍旧从容大方。

  林茶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