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幕第1/2段
一个安详宁静的清晨,苍茫的大地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犹如一个美妙的梦境。
一轮巨大的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升,放射出灿烂的光芒,照耀着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普通与不普通的人。
河西省的省会城市安西市又迎来了一个热烈、祥和的日子。
早起的安西市副市长刘宏偷得一丝空闲,走到在自家宽大的阳台上,幸福地沐浴在万道霞光中。
在安西市,刘宏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她曾经是安西电视台大名鼎鼎的新闻女主播、安西电视台的台长、文化局的局长和安西广播电视总台的台长。她的奋斗历程可以说是一个平凡小人物取得成功的最好案例。
刘宏遥望着美丽的安西市容,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依稀看到高高耸立的电视发射塔、富丽堂皇的艺术剧院、巍峨庄严的市委市政大楼,情不自禁地回顾起自己的过往。
一个农村出生的女孩,因为好强的个性、远大的志向而不甘心做一个贤妻良母式的普通女人,经过多年顽强的拼搏和奋斗,终于从一个偏远乡村的广播员一步一步地做到了副市长,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刘宏感叹道,我这人生的50年,是拼命奋斗的50年,是血汗斑斑的50年,是喜怒哀乐的50年,是充满挑战的50年,是风风光光的50年,也是一言九鼎的50年。
亲人,亲情,爱情,家庭,幸福,事业,地位,尊严,荣誉……这一切竟像是一场梦幻!
刘宏之前的名字是刘红,真正的原名叫牛月红,不过那都是从前的事儿了。
出身一直是刘宏的心痛。
1964年9月18日,牛月红出生在河西省金山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在家里排行老三。由于上面有两个哥哥,她的出生给牛家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给牛家带来了欢声笑语。
牛月红的父亲叫牛福寿,祖籍是素有穷乡僻壤之冠的河东省夏临县。牛福寿小的时候家境贫穷,只在私塾里断断续续地上过几天学,认识了几个大字。18岁的时候,牛福寿被县里抓了壮丁,加入了国民党军队,随着部队开赴地处边疆的河西省。
1949年秋天,国民党河西省负责人陶司令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的情况下宣布起义。河西省获得和平解放。牛福寿等大部分士兵作为国民党起义人员被整编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地驻扎河西省。
后来,牛福寿觉得河西的土地平坦,气候温和,自然条件比自己家乡的好很多,于是选择了在金山县就地复员,在一个小村庄里当上了村干部。
牛月红的母亲叫张桂兰,原籍山东省青岛,泼辣能干,有一定的文化。1958年,张桂兰作为热血青年来到河西省支援边疆,经领导介绍嫁给了老实又有几分精明的村干部牛福寿。
牛福寿和张桂兰说不上情投意合。这对吵吵闹闹的夫妻跟大伙一样过着普通的日子。他们一共养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1960年,第一个孩子出生,是个男孩。牛福寿高兴地合不拢嘴巴:我们老牛家终于在河西有后了,有后就可以在这里扎根了。
牛福寿兴冲冲地跑到小商店里买了一包香烟,送给生产队里最有文化的宣传干事李希之:“大秀才,帮我给孩子取个好名字吧。”
李希之微笑着问道:“恭喜你啊!生了个儿子还是女儿?”
牛福寿自豪地说道:“儿娃子!”
李希之的手托着下巴斟酌了一会,用自来水笔在旧报纸上整整齐齐地写下了牛耕耘、牛千里、牛新国三个名字。辣能干,有一定的文化。1958年,张桂兰作为热血青年来到河西省支援边疆,经领导介绍嫁给了老实又有几分精明的村干部牛福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