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繁华海州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海州,南蔽江淮,北控齐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初,秦始皇始修建朐县,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海州素以“淮口巨镇”、“东海名郡”着称。

  绍兴二十三年(1162年),义军魏胜抗金守城,加筑海州城垣,修浚城壕,金兵到达海州城下时,曾攀上白虎山窥视城内动静。为加强守备,魏胜动员群众筑外城,把白虎山纳入城中。

  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李坛对海州城池又修了一次。

  李璮此番出兵又占据了海州。

  赵诵交待给季宁的任务,就是与李璮进行海上走私,贯通胶西贸易的通道。

  这次的任务很重要,季宁不知道能不能说动李璮,虽然主公与苏家早些年在北地也有贸易,但那只是商业上的往来,尚未与北地的势力有所往来。

  与李璮的合作,算是开了一个先例。

  第二天一大早,季宁就去了海州的港口,随行的军士也一同前往,季宁知道那是李璮对自己的监视。

  这几十年,江北地区连年战乱,河运衰落,但海州商贸依然繁华。

  楚、扬二州的货物贩至海州再由海路转至胶西。

  海州、密州等州米麦踊贵,通州、泰州、苏州,秀州有渔民船户,贪其厚利,兴贩前去板桥、草桥等处货卖。

  海港口岸十分热闹,岸头停靠了不少的船只,大大小小的海船有上百艘。

  此时有赤膊的船工正在岸头搬货,他们将货物从骡车马车上搬运下来,然后再搬到船上。

  金色的阳光照耀下,黄色的海水在随风上下晃动,浪花拍上岸头,涛声哗啦啦的,船儿在涛声中上下起伏。

  当货物搬上船只后,船儿起航,驶向广阔的海洋深处。

  季宁还见到了番邦的客商,他们的头上裹着一个白色的包包,衣服则是白色长衫,和汉人完全不一样。

  这些应该是黑衣大食国的人。

  随着目光看去,港口外,万顷碧波中有一海岛,那是郁州。

  而郁州岛上屯集不少的士兵与战船,此为海防重地,南北咽喉,当陆地发生战事的时候,郁州岛上可以与陆地首尾相应,阻击敌人。

  季宁又抬起头,朝着陆地方向看去,只见在锦屏山南面的岗嘴夹山口有一要塞,上有炮台。

  曾经岳飞部将李宝水师就镇守于此,岗嘴便是其屯兵港。

  此时的港口停满了船只,在三面环海的位置上看去,战略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这是一个商业贸易港口,也是一个军事港口。

  但如今这一切就都便宜了李璮。

  季宁有些失落。

  季宁朝着海港外三艘大船看去。

  那三艘船是客舟,每艘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每一艘最多可容六十人。

  三艘客舟已经载满了从南洋运来的香料、宝石、木料以及其他物品。

  还有一些是从黑衣大食国运来的。

  季宁看到船上彪悍的大汉,那大汉一脸络腮胡子,然后给季宁使了一个眼色。

  季宁点点头。

  这是赵诵安排的三艘货物,口,也是一个军事港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