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大突破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知木好长时间没单独和李菁在一起了,他问李菁:“最近你的特种兵怎么样了?”

  李菁说:“我们的人都很好,就是觉得有点儿有劲儿使不出来。憋得难受。”

  张知木说:“这就说明你们还缺乏锻炼。一个合格的特种兵,任何时候都应该心静如水,不为自己的情绪所动才行。”

  李菁一听说:“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这也是需要锻炼的,看来我们随时随地的都需要锻炼啊!”

  张知木说:“我们客店周围有啥盯梢的人吗?”

  李菁说:“没发现,或许没有,或许有我们没发现。”

  “多注意一下,如果有范永斗他们的人是正常的,有锦衣卫的人也是正常的。没有就不正常了,我们出入时都要注意。”张知木说。

  回到客店,张知木问了一下陆成祥有啥大事儿没有,陆成祥晃着头说,有事儿就去找你了。张知木对杨玉琳说:“没有要事别让人打扰我。”说完张知木就进到自己的房间中,拿出蘸水钢笔,准备给皇上写一封信书信。

  可是张知木坐下想了半天,不知道这个给皇上写信该有啥样的格式称呼,这事儿又不好去问别人。愁了一会儿,张知木灵机一动,心想我写的是密信。不必遵守啥规矩,只要让皇上能看懂就行。只要我说的事儿皇上能感兴趣,其它的都不重要。可能皇上还没见过用蘸水钢笔写的书信吧。

  张知木提笔略一沉思写到:

  秀容商人张知木启奏:

  我乃秀容一普通商人,在朝廷需要时出了微薄之力。蒙皇上圣恩,赐铜牌一块,我感激涕零。我最近得知张家口有不良商人,以粮食物质资敌,令我义愤填膺。我决心尽我全力,阻止这些危害朝廷安危的事情。现在我已来到张家口,经认真侦查,已发现了重要的线索。满清催粮的特使就藏在商人范永斗的家中,我们本来可以抓获此人,但是考虑到,商人范永斗结交甚广,党羽遍布,没有铁证,难以一举将其定罪。如果仓促行事,势如骑虎。故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对这些通敌的商人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这些通敌的商人一共有张家口的八大商人,他们平时垄断了张家口所有的利大的生意,长期给满清运送粮食。松锦大战时,满清缺粮食,就是他们绕道蒙古草原,把粮食给他们送去的。我将士在前方流血流汗,可是这些大逆不道的商人却如此昧着良心,真是千刀杀之也不解恨。

  经过一再施压震慑,打草惊蛇,这些不良商人已经惶惶惊恐,范永斗准备组织这些商人离开张家口,投奔满清。可是他们中有些人终究良心未泯。在此关头,商人黄永发和王大宇决定宁可死于国法,也不做叛国投敌对不起祖宗之事。

  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所犯之罪罪不可恕,为求皇上能开恩保全他们无辜家人的性命,他们自己愿意受任何处置。为表示他们对朝廷的诚意和真实悔过,他们愿意将他们几代人积攒的家业变卖为白银,争取每人凑齐一百万两,捐献给皇上,并出来亲自指正商人范永斗资敌的罪行。

  我以为,这黄永发王大宇所犯之罪难以饶恕,但是他们能在关时刻,迷途知返,实难可贵。如果他们每人真的能够筹集一百万两白银,也是可观的一比银子。不然的话,直接治他们的罪,罚没他们的家产,也最多得到几十万辆,再加上其它损耗,朝廷得不到多少实利。因为只要他们人还在,他们的旺铺就值银子,可以换来很多银子。如果首先捉住他们,那他们的铺子顶多就会卖个房产价格。这就是死马和活马的区别。我觉得皇上应该喜欢活马。

  皇上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能显得皇恩浩荡。在此外患未除,内创犹存之计,张家口的这样的边关安稳也应是国策。草民斗胆草上。

  随信附上,黄永发和王大宇的亲笔认罪和指正范永斗的书信。

  叩请圣裁

  秀容商人张知木

  十月末

  写完这封信,张知木心想,这崇祯皇上看了这封不伦不类的信会有何感想。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我这封信他还是能看懂的。不管崇祯皇上怎么处理这事儿,我阻止张家口八大商人给满清送粮之事就算成功了。不过我通过啥渠道才能把这封信能最快的送到崇祯皇上手里呢。如是在窑岗的话就可以去找李公公,可是在张家口上哪去联系锦衣卫呢。张知木一时有点儿想不起来办法。他想到了姜瓖总兵和守备李清,但是又都否定了。因为他们也就是地方官员,有事他们永斗他们的人是正常的,有锦衣卫的人也是正常的。没有就不正常了,我们出入时都要注意。”张知木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